丁氏族人有钱后热心公益 
2015年03月23日  来源:齐鲁晚报
【PDF版】
     嘉庆年间,黄县地区出现饥荒,丁念祖积极捐赈,并自己督办赈灾之事,“每为粥食,饿者必先尝”。当时其子丁研书在京为官,丁念祖写信对儿子说:“你在京城,应当节俭,省下的钱可以多活几人性命,这不是件大好事吗?”时人传为名言。因为忙于赈事,丁念祖劳累致疾而去世。
  丁培绅为人善良重义,县城里有某桥某道失修,有某人死后无以安葬,只要告诉丁培绅,他马上就会捐资相助,毫不迟疑。他曾在东岳庙设义塾,免费教导城中贫家子弟。他还在县城设立种牛痘局,为县城里的婴儿造福,自此为婴儿种牛痘成为黄县地区的常例。
  咸丰中期,黄县城东孙家村不幸发生特大火灾,整个村庄几乎都被焚毁,数十户村民无处可居,且都是贫苦人家。丁培绅知道后,独立出资,为所有的村民盖好新居,并资助其柴米,救助了全部村民。
  丁培椿一生多行善事却从未对人提起,但是受过其资助的人却到处赞扬。丁培椿曾在黄县城东水于家买了大片土地,雇人耕种,每年收取地租。同治元年(1862),黄县地区发生饥荒,丁培源的租户或者死于饥荒,或者因赋役无法缴纳而劳累致死,甚至有人要把自己的儿媳妇卖于富户以偿还地租。丁培椿听说后很惊讶,把卖儿媳之人找来询问原因。当知道此人儿子早逝、孙子尚幼、家境贫穷后,丁培椿马上命人拿出租券,投入火炉烧掉,并且出资相助,令其好好抚养幼孙。昔日台上李家有人因为急需资金,将自己的大片土地典当给丁家,双方约好赎还的期限,过期便不得赎回。后丁氏子弟分家,丁培椿获得那片土地,当时廉价的那块地此时已价值数倍。由于典地之人过期不赎,此地就归丁培椿所有,原先的业主听说此地升值后,请乡人去找丁培椿,请求赎回此地。被托之人听说后很是为难,硬着头皮去找丁培椿,没想到丁培椿听了来者之意后一口答应,接着就把当据还给他。
  同治七年(1868),为了增强沿海地区的防卫力量,朝廷下令倡议修补沿海县市的环城土圩。黄县知县接令后,号召乡绅捐资助修,丁世任首先带头捐出巨款,使得工程很快就圆满竣工。丁世任按例应该获得朝廷奖励,但是怎么奖励上司还未决定,丁世任便提议增加乡学名额,发展地方的教育事业,朝廷被他的义举所感动,批准了他的请求,给黄县地区增加了七个乡学名额。
  丁晋祺生平喜欢奖励有志之士,他曾为士乡书院捐款。光绪五年(1879)乡试,他与知县商量,从书院存款中提出二千两银子作专款,鼓励中试之人,从此成为惯例。同乡中有好读书者,丁晋祺设立义塾进行培养,每月进行一次考试,给与嘉奖,乡试期间也给以资助。
  丁晋祺因为参与赈济安徽地区的水灾立下大功,受到光绪帝奖赏,奉旨建坊,获得“乐善好施”字样。光绪五年(1879),黄县境内接连下了40天大雨,农作物受灾,此时,有山西、河北灾民因饥荒逃到黄县境内,丁晋祺捐银1200两赈济两省饥民和本地灾民。
   本报深度记者 朱洪蕾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齐鲁晚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