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气预报究竟是如何“出炉”的?
小记者走进气象局探寻“真相”
2015年03月23日  来源:齐鲁晚报
【PDF版】
     本报聊城3月22日讯 “今年冬天为什么这么暖和?”“怎么预防洪水灾害?”“人工降雨是怎么回事?”“为什么天气预报有时不准?”……说起天气,本报小记者有提不完的问题。22日,本报小记者及家长走进聊城市气象局,学习气象气候知识,与气象专家交流互动,小记者们收获满满。
  2015年3月23日是第55个世界气象日,今年气象日的主题是“气候知识服务气候行动”,聊城市气象局向小记者们和家长们展示了气象装备及现代化建设成果,设立展台向观众发放气象科普材料,介绍天气预报的制作发布过程、气象影视节目的制作过程,观看气象科普宣传片等。
  “遭遇雷雨天气时该怎么办?”“气象服务热线电话是多少?”“雾霾天气是怎么形成的,我们应该怎样去保护自己?”小记者们走进聊城市气象局,听专家讲解了关于气象的知识。22日,聊城市气象局向全市开放,不少市民前来参观,气象局特意准备了气象科普普及课,还有系列参观活动。
  上午9点30分,气象局的专家给小记者们讲了一堂普及气象知识以及天气预报如何出炉的科普课。当小记者们得知天气预报的生成要通过气象观测、收集观测资料、分析计算、加工处理、分析与讨论、最终发布等步骤时,不少小记者发出了啧啧的惊叹声,原来天气预报需要这么多步骤,并且需要在一定的时间内及时发布,实在是一项不简单的任务。
  “到了气象局,一位叔叔热情地接待了我们。他告诉我们3月23日是世界气象日。参观学习中,叔叔给我们讲了很多关于气象的知识,有天气如何预报,雷雨的形成原因,以及雷雨天应该注意的事项。要关好门窗;不能打电话、看电视、看电脑,还要拔下电源插头;不要在室外活动;不要用太阳能热水器;不能躲在大树下;不能用铁杆的伞。”小记者张杰说,气象局的专家还给小记者们讲了很多生活中应该注意的安全问题。
  在参观学习中,小记者们学到了关于雷达和卫星等如何监测天气、气象灾害的发生和预防,以及天气预报制作的全部过程等科普知识,小记者们受益匪浅。参观结束后,小记者们排队采访了气象局专家,提出了一些关于气象知识的问题。“今天收获太大了,以前我一点气象知识都不懂。”小记者杨一冉说,他一天学了那么多知识,觉得很自豪,回头要给班里其他同学讲一讲。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齐鲁晚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