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扬弃中传承
2015年03月23日  来源:齐鲁晚报
【PDF版】
     文/孔金泉

  春节是传统风俗的集大成者,诸如填穷坑,送火神,年轻人常常不以为然,长辈们却谨言慎行地遵守着,尽管他们也往往说不出个所以然来,要么就用一句“祖辈们传下来的规矩”来搪塞。
  在我的脑海里,还留存着春节向长辈们磕头的记忆,毕恭毕敬,拜之再三,长辈的自尊得到了极大的满足,于是从包裹得严严实实的荷包里摸出一张毛票,这就是我的压岁钱了。后来,移风易俗,压岁钱水涨船高,磕头的礼节倒是不时兴了。似乎也没有人特别怀念那个时代,这说明传统也是在变的。
  再譬如,过去每年的春节前母亲都要再三嘱咐,莫要莽撞打碎了碗,这是不吉利的。但孩子哪个不是属猴的,常常是顾得了头顾不了尾,手肘一拐,“咣当”一声也是常事。这时,母亲就会捡起一块碗片,用一张事先准备好的红纸包起来,然后郑重其事地丢到井里去。母亲说这样就可以破解了。但今天,井却如凤毛麟角,很难找到了。今年女儿打碎了一个碗,母亲的变通是三呼“岁岁(碎碎)平安”,取其谐音,似乎这样就可以逢凶化吉了。
  关于传统,鲁迅先生在《拿来主义》中有非常精辟的论断,今天的人重新思考这个问题仍然有其现实意义。传统是我们认识自己和我们背后那个庞大族群的最好媒介,它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你是谁”“你从哪里来”的哲学命题。一个人在外打拼多年,都会明白一个道理,当年我们以为自己是风,其实都是风中的一株草。根在哪里?就在把我们打回原形的传统里,我们每个人都是从小的意义上来说是家,从大的意义上来说是国,开枝散叶中的一环,这也就是为什么年龄越大,越会回归传统的原因。隔阂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弥合,这是我们情感的依托,谁都概莫能外,否则就是无根之萍。我们通过一些约定俗成的习俗和禁忌把它仪式化,就等于把虚变成了实,伸出手来就可以摸到。固然其中有很多的做法以今天的科学视角来看,无根无据。但我们每到此刻乐此不疲地旧话重提,其实就是提醒自己,脚下的根在哪里。
  民国时期,曾将春节与元旦合二为一,用意是与国际接轨,但终因水土不服,无疾而终了。这说明春节早已融入到了我们的血液里。至于有人说现在的年味越来越淡了,其实是我们无意中在将一些风俗抛诸脑后了。但是我们要明白,风俗只是一件衣裳,春节的内核是团圆、是亲情,这也就是我们为什么千里万里也要在春节这个节点上回家一聚的原因。所以,对于传统的扬与弃都再正常不过,正是在扬弃中,我们才实现了抵达,距离精神上的那个“中国”更近了。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齐鲁晚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