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队乘车需破解“囚徒困境”
2015年03月25日  来源:齐鲁晚报
【PDF版】
     □穆静

  济南有些公交站点,乘客们多年坚持自觉排队,不论等车的人多还是人少,大家都自觉排成一溜儿。这些地方要么是始发站,要么是有护栏等引导设施。(详见《齐鲁晚报》24日C13版《排队上公交,还是挺稀罕》)
  排队上公交和挤上公交,笔者都经历过。在这些自觉排队的站点,看到有人排成一溜儿,笔者会毫不犹豫排队;而遇到公交一来就一拥而上的情况,笔者也只能跟着挤上公交。询问几位亲朋同事,遇到排队上公交的站点,他们会毫不犹豫选择排队,而在另一些站点则不然。
  许多人将无序乘车与市民的素质联系在一起,看似有道理,却难以解释这一点:即为什么同样一个人,在不同的公交站点,会有不同选择?
  类似情况还有,比如在春运高峰,长途车站大巴车来之前,乘客还能排着队,而当大巴车一来,只要有人冲到车门口,队伍就乱了套,大家就不顾排队秩序而挤上大巴。用素质低来解释乘客挤大巴恐怕不当,因为这些人之前可是在排队,是遵守秩序的好乘客。
  挤着上车多数不关乎素质低,而是长期的无序状态下一种博弈的心理,也就是常说的“囚徒困境”。
  两个罪犯同时被捕,警察会分开审讯,并给出条件:揭发对方,只需服刑2年,如不揭发对方却被对方揭发,则服刑10年。那么,该如何选择呢?罪犯无法确信对方是否会揭发,因此,最好办法就是先揭发对方。
  通过“囚徒困境”,我们就不难理解,为什么同样的乘客,素质差别这么大。每个乘客都是基于最大利益来选择的,当看到公交车来,在公交车座少人多的情况下,乘客长期无序乘车状态下,不确定其他人的选择,挤公交是最优和最“安全”的选择。
  当每个人都想着最大化自身利益,而不考虑改变规则时,看到公交车来,只能挤上公交。
  其实只要改变规则或建立新规则,就可以解除“囚徒困境”。比如设立引导线、排队护栏,或者设专人引导乘车,让乘客知道,排队乘车才能最大化自身利益,乘客才能走出“囚徒困境”,久而久之养成良好的乘车习惯。
  从这个角度讲,排队乘车离我们其实不远,设置引导线或者让专人引导一段时间,或许就能让乘客们走出“困境”,重新确定最优选项。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齐鲁晚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