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先天残疾,6岁男童跟着姥姥长大
“画个医院,给爸爸治好病”
2015年03月25日  来源:齐鲁晚报
【PDF版】
  6岁的贺家昌一声声呼喊,只换来妈妈偶尔的“嗯”声回应。 本报记者 李军 摄
     本报记者 郭庆文
见习记者 王晓莹
  妈妈双目失明,口不能言,瘫痪在床;爸爸先天体弱,双腿残疾,不能负重;八十一岁的奶奶患有心脏病和腰病……家住聊城市东阿县新城办事处北贺庄村的贺家昌只有6岁,他出生以来的大部分时间都在姥姥家度过,去年10月爸爸突患严重肺病,让这个家庭陷入困境。在绘画课上,他画了一所医院,一所能治好爸爸疾病的医院。 
艰难>> 一家四口,只有孩子健康
  “妈,妈……”在东阿县一处院落里,6岁的贺家昌一声声呼喊,只换来偶尔的“嗯”声回应。贺妈妈脸朝里躺在床上,尽管只有30岁,但她不能下床,也不会说话,生活不能自理。 
  “生下来头后面有个瘤子,割了以后,身体不协调,说话不清楚,智力也不好。”姥姥周秀珍今年59岁,女儿先天的残疾让她操碎了心。雪上加霜的是,本来生活还能自理的女儿生下孩子后,眼睛失明了。医生检查后,发现她脑子里有积水,压迫视觉神经,如强行手术,很可能死在手术台上,他们只好放弃治疗。 
  双目失明的家昌妈妈身体越来越差,穿衣吃饭都需要人喂,长期坐在一个自制凳子上,身上多处磕伤,有的已腐烂,现在只能躺在床上。周秀珍每天用药膏帮她涂抹伤处,防止伤处进一步感染。 
  周秀珍说,这一家四口,只有孩子是健康的。女婿贺庆水先天体弱,两条腿都残疾了,走路缓慢,不能负重,还得照顾生活不能自理的妻子,孩子奶奶80多岁了,患有心脏病。周秀珍从小就把外孙接过来养,家人想他时,女婿就过来接他回去住一段时间。 

  去年十月,在幼儿园上学的贺家昌告诉班主任姜老师:自己很不快乐,因为爸爸生病了!在学校的日子,周一到周五都是姥姥接送上学,食住在姥姥家。每周五下午,家昌总是特别开心,因为爸爸贺庆水会等在学校门口接他回老家,可爸爸生病后,再也不能来接他回家了。 
  9日中午,记者陪孩子来到北贺庄村。从车上下来,小家昌一溜烟跑向院子,冲进爸爸怀里。贺庆水今年44岁,但胡子、眉毛头发都已发白,先天的体弱让他年轻时多次折断双腿,两条腿里各有钢板支撑。
  贺庆水患的是肺病,从屋里走到大门口,几米远的距离已使他喘不过气。“医生说是间质性肺炎,慢性病。”贺庆水费力地说。由于残疾,这些年他只能在附近钢球厂做辅助工作,每月只有600元的收入。看病前后,家里的哥哥姐姐和岳父母筹钱,已花费了五六万元,他在济南治疗一段时间后,实在没钱治疗,拿了一些中药回到老家。 
  “我八十一岁了,有心脏病,照顾不了自己,多亏亲家把孩子养大!”虽然十分想念小孙子,张传堂大娘却不能把孩子接过来照顾,小儿子患病后,他们两人吃饭都要住在不远处的大儿媳妇做好送来。
打击>> 父亲患肺病,花费五六万元
愿望>> 画个医院,给爸爸治好病
  “小巧手”、“才艺宝贝”、“棒孩子”、“故事大王”……贺家昌屋里一处柜子上贴着他的各种奖状。“孩子很懂事儿,也很机灵。”每次回家,贺家昌的大妈王金凤都要给他做好吃的,这个春节,他是在大妈家度过的。 
   “孩子还小,请大家帮帮我们一家吧!”王金凤说,她家和孩子姥姥家都是普通农民,靠种地和打零工挣钱,照顾病弱的老人和弟媳已非常困难。“我们年纪也大了,有点力不从心。”姥姥周秀珍说,治好贺庆水的病,至少能让孩子有个依靠。 
  贺家昌有着很多理想,成为宇航员飞上太空、做一个什么都能发明的发明家、做一名医生……在不久前的绘画课上,他画了一所医院,他说:“我要画一所能治好爸爸疾病的医院。” 
  “孩子太可怜了,我很想帮帮这个孩子,可是力量有限,希望好心人给这个家庭献点爱心。”得知贺家昌的情况后,幼儿园的姜老师为他申请了贫困补助金,并把贺家昌的情况发到了网上,希望网友们能帮帮这个可怜的孩子。 

老师眼中的小家昌: 他是个聪明 懂事的孩子
  春节假期结束,当被老师问起“寒假做了什么”时,幼儿园绝大多数小朋友都回答“放鞭炮”或“看花灯”,可贺家昌的回答却让姜老师红了眼圈,“我在家帮忙刷锅,刷碗,刷勺子。”
  “长得漂亮可爱,阳光帅气,既聪明又懂事”,这是姜老师对贺家昌的印象。然而,这个聪明懂事的孩子,自从2014年入秋以来,却过早地把忧愁挂在了眉宇间。“他变得有点心事重重,平时也不太开心。”姜老师说,孩子和父亲最亲,父亲的身体成了他最大的心事。
  “寒假回来后,感觉他突然间长大了,变得更加安稳、懂事。”姜老师说,贺家昌是回家过的寒假,“在家里没人照顾他,他只是个6岁的孩子,自己也照顾不好自己,回到幼儿园就生病了,现在每天还得吃药。” 
  虽然贺家昌现在由姥姥照顾,但姥姥也已年近六旬,难免力不从心。“今年9月他就要读小学了,希望大家共同努力,帮助这个家庭渡过难关,让孩子重新阳光起来。” 
  如果有读者愿意伸出援手帮帮这个可怜孩子,挽救这个困难的家庭,请拨打孩子父亲贺庆水的电话:15266872426或拨打本报热线0635—8451234。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齐鲁晚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