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隔63年,青岛烈士姜振国的侄女找到了他所在的陵园
看到叔叔的墓碑,眼泪止不住了
2015年03月26日  来源:齐鲁晚报
【PDF版】
  ◥冯建珍(左)和三叔冯兴民(右)核实报纸上的信息。本报记者 岳茵茵 摄
     距离清明节还有不足十天的时间,25日,记者与多位烈士亲属取得联系,他们中有的已经前往,有的正着手准备清明节祭扫,为方便烈属祭扫的进行,记者为需要前往安葬地祭扫的烈士联系了两地民政部门,民政部门也将按照文件规定为此次烈属祭扫“保驾护航”。
  本报记者 杜雅楠 岳茵茵                

“给了我已逝的父母一个交代”
  3月21日,青岛籍烈士姜振国的侄子姜先生在本报刊发的青岛籍烈士名单中,看到了叔叔的名字,经核对后,信息吻合。知道叔叔的墓被发现,姜先生立刻联系了身在沈阳的姐姐姜女士,希望姐姐能找到叔叔的坟墓。
  25日,记者联系到刚刚从沈阳回到青岛的姜女士,姜女士称自己找到了叔叔的坟墓,并讲述了这次迟到了63年的祭奠。
  姜女士说,自己从来没有见过这个让家里人挂念了60多年的烈士叔叔。“我叔叔是1952年牺牲的,我是1953年出生的。我叔叔和我父亲从小就失去了父母,父亲比我叔叔大很多,我叔叔就是我父母养大的,所以感情特别深。可那时候家里孩子多,条件太差,父母又没文化,家里人根本就没有能力去找叔叔,一直到我父亲1992年去世,也没有完成这个心愿。”
  刚到沈阳的姜女士先找到了沈阳北陵烈士陵园。这里的工作人员告诉她,由于公墓后期的搬迁整合,姜振国烈士的坟墓迁至30公里外的沈阳棋盘山开发区管委会革命烈士陵园。
  姜女士立刻打了出租车,乘车绕了两个多小时的山路,终于来到了沈阳市棋盘山开发区管委会革命烈士陵园。
  姜女士在电话中说,走进陵园的时候,心情既紧张又激动。“在一片一片的墓碑中看到叔叔的名字,眼泪也止不住了,我跪在叔叔的坟前给他磕头,告诉他这些年我父母还有我们这些后代一直在找他。”姜女士说,这几十年里,一到清明或是过年过节,父亲就向着东北方向祈祷,那个时候自己小不懂,但时间长了才明白,那是父亲思念叔叔。“不管怎么说,现在总算是找到了,总算是给我已逝的父母一个交代,下次再去,我就该带着我弟弟和我的后代,去叔叔坟前,让他看看,我们这一家子从来没有忘记过他。”

“12年前曾象征性地接他回家”
  “2003年,父亲去世的时候,我们一家人朝北方磕了四个头,象征性地接二叔回家一起办丧事。几十年了一直在寻找二叔的遗骨,这是我们一大家子的心愿。”25日,嘉祥县纸坊镇后商村村民冯建珍告诉记者,看到接烈士“回家”的报道后,发现了二叔冯兴华的名字,就赶紧与本报联系。
  25日上午,记者来到了嘉祥县纸坊镇后商村,见到了60岁的冯建珍,他说,父亲兄弟三人,二叔年轻的时候去了抗美援朝战场,三叔还活着今年80岁了。“我很小的时候,一次见父亲外出回来背着一个背包,里面还有血衣,母亲说那是我二叔的,二叔牺牲了。我兄弟三人上学时都背过二叔的背包,背包带上还有血迹,只是时间久了这些东西都找不到了。”冯建珍说,二叔叫冯兴华,村里的人都知道他多才多艺,特别能模仿别人唱戏。“我爷爷有五位妻子,二叔和三叔是三太太的儿子,前四位奶奶去世后,五奶奶对父亲弟兄三人百般苛刻,听老辈的人说二叔性格刚烈,正好赶上招兵就去了,去的时候很年轻也没成家。”
  他的三叔冯兴民说:“报纸上登的名字和住址都对,出生年月不对,二哥比我大六岁,应该是1929年出生的,去战场是才刚满20岁。”
  冯建珍说:“很多年前去县里有关部门找过二叔遗骨的下落,一直没音讯。2003年3月父亲去世时,为接叔叔回家,我们朝着北方磕了几个头,意思是接他回家安葬。没想到在这个清明节前找到了二叔遗骨的下落,这也是我们一家人的心愿。”
  冯兴华的遗骨现埋葬在辽宁省本溪市本溪县草河口镇烈士陵园。冯建珍得知这一消息后说,打算近期和家人一起去祭扫。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齐鲁晚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