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泉喷涌盛景不再浆水泉仅剩30厘米
2015年03月26日  来源:齐鲁晚报
【PDF版】
  白泉水池里长满了水草。 本报记者 刘飞跃 摄
  斗母泉的水流已经很细。 本报见习记者 孙业文 摄
  无影潭仍碧波荡漾。 本报记者 孟燕 摄
  如今的华泉水质混浊。 本报记者 刘飞跃 摄
  林汲泉只有很少的水从洞口渗出。 本报见习记者 孙业文 摄
  砚池的水位下降并不明显。 本报记者 孟燕 摄
     近日,本报记者分为多路,来到济南南部山区等地探访名泉。不少名泉几个月前记者曾经探访过,受近期天气持续干旱影响,这些名泉有的水位显著下降,有的则已经干涸停喷,只有砚池的水位和往年相比变化不大。
华泉:   水位下降,水量减少
  华泉位于华山风景区内,华阳宫前,隶属于白泉泉群。据记者了解,2000年12月,华泉重新修复,在寻泉挖池时,工作人员在泉池东侧和西北角发现两处泉眼,涌水量每小时达40立方米。
  华泉修复好后,泉池东西长17.6米,南北宽10米,水深3.5米。泉池四周为石砌的围栏和回桥,南侧为两个面积为五六亩的荷塘,若莲花盛开之时,绿柳夹岸,想来也是济南一处美景。
  但由于2014年降水量下降,传说中的华泉喷涌盛景已经不见了。1月21日上午记者在华泉池看到,华泉水中并没有气泡上涌,水面也未见波动,华泉渗水量极小。
  华山景区管委会工作人员说,华泉水量大小主要取决于降水量,2013年时泉水喷涌量非常大,但是冬春季节济南降水量少,地下水水位下降,导致华泉出水量减少。
  3月24日,记者再次来到华泉注意到,华泉池水呈草绿色,水面上有一层树叶和枯草,看上去水质比较浑浊。
  据记者了解,由于济南冬天没有下雪,而且气温也较往年偏高,因此华泉水分蒸发比较快,使得华泉水位有所下降。 
      本报记者 刘飞跃
浆水泉:   水位很低,被锁了起来
  浆水泉在姚家镇浆水泉村东回龙山西麓。泉水清澈甘洌,常年涌流,清甜如米汁,故名浆水泉。是全村唯一饮用水源。
  24日,记者探访得知,浆水泉背靠山体,整个泉露在外面的部分已经被村民用水泥和石块围起来了,并且在浆水泉外安装了卷帘门,门已经被锁起来了。
  据掌管钥匙的曹姓村民介绍,此举是为了保障村民饮水安全,防止外来人员破坏水质,争夺村民用水。“村里面没有自来水,村民用水都从这泉里取,每天来取水的人挺多的,为了保证泉水干净,锁起来也是没有办法的办法。”
  打开卷帘门进入洞穴中,门后大约有八级阶梯,沿着阶梯下去,有一蓄水池,水质清澈,泉水不时从洞穴上方沿着石壁滴答下来,但泉水水位很低,只有30厘米左右。
  “往年平均水位能达到一米左右,最少能没过三级阶梯,今年降水太少了,现在水位都在阶梯以下了。”曹先生介绍,由于干旱,蓄水严重不足,同时,附近村民来此取水的很多,因此水位下降厉害。   本报记者 孟燕 实习生 尹彧 刘艳
砚池(泉):   水位和往年差不多
  砚池(泉)位于姚家村南侧,因地处砚池山而得名。呈塘湾状,是1958年开山采矿石挖成。泉水自水深莫测的池底涌出,汇聚池内,常年不干涸。
  24日,经山路蜿蜒而下,就能看见坐落在燕翅山脚下的砚池。砚池水面开阔,泉水清澈,透着一股幽绿。在微风的拂动下,水面泛起阵阵涟漪。尽管现在气温不高,但来此游泳的市民仍有10多位。
  “这个泉水说来也很奇怪,无论天气怎样干旱,泉水都不会干涸,而且水位也几乎不会发生太大变化。”常年居住在砚池旁的居民王先生说,“这个泉水以前还更清澈一点,现在落叶落在里面没人清理,泉水稍微有点发绿了,不过这水还是相对比较干净的。”
  “砚池的水位没怎么下降,和往年差不多。”记者走访得知,目前水位和往年相比没有太大变化,几乎没有受到降水少的影响。
  本报记者 孟燕 实习生 尹彧 刘艳
甘露泉:   积水剩下不到10厘米
  甘露泉位于千佛山风景区开元寺旧址,顺着去往大佛头的主干道一直往上走,大约走到半山腰,会发现一座金色大佛,那便是开元寺,甘露泉就在开元寺遗址南侧的山崖下。
  甘露泉周围已经砌起石头围栏,在围栏外面能看到的地方都已经干涸。走下围栏会发现有一个浅洞口,钻进去约半米,会发现洞里面有积水,顶多有10厘米深。
  来此取水的市民万先生说,去年雨水少,天气干旱,甘露泉已经几近干涸。“泉水旺盛的时候外面都是泉水,能看到泉水会源源不断地从洞口里面流出来,根本不用钻到洞里取水。”万先生说。
  据万先生介绍,在甘露泉旁边还有个秋棠池,因泉池旁生有多株海棠而得名,跟甘露泉一样,泉水都是从岩壁裂隙流出。记者看到,秋棠池在甘露泉西面约20米处,岩壁上已经没有泉水落下,整个池子已经成了一潭死水。 
   本报见习记者 孙业文

斗母泉:   水流明显减小   
  斗母泉位于济南市市中区南部斗母泉村,是济南72名泉之中海拔最高的泉。据资料记载,斗母泉因水流量大,又称“大泉”,其周围有边庄三泉、寄宝三泉等大小13处泉水,形成了斗母泉群,并有趵突泉“晴雨表”之称,当其喷涌量达到盛水期七成时,趵突泉就必然喷涌。
  记者看到,斗母泉的泉池大部分已经用水泥板遮盖住,只留下了一道长约一米、宽40厘米左右的缝用来取水。
  由于被遮挡住看不到泉水喷涌状况,但从泉水滴下来激起的水波纹和声音的大小判断,泉水已经很小,据目测观察,池中泉水现约有1米深,清澈见底。
  “现在是旱季,加上去年没正儿八经下雨,现在泉水已经很小了。前些年水旺的时候可以看到一股水流从长长伸出的龙首中喷泻而出,洒在泉池里,激起朵朵雪白的水花。”正在取水的马先生说,斗母泉从来没有干涸过,但去年和今年一直没有下雨,斗母泉的水一直就比较小。
   本报见习记者 孙业文
林汲泉:   有少量水从洞口渗出
  林汲泉位于龙洞风景区佛峪钓鱼台东侧,据悉,林汲泉曾经四周岩崖峻峭,溪流潺潺,林茂谷幽,景致优美,水自岩壁石隙涌出,沿陡崖下流至谷底与众山泉水汇流,并且拥有许多隋代的石刻和雕像,文化气息浓厚。
  林汲泉处于山谷半山腰约30米处,此时的林汲泉泉水极小,已经基本看不到流水,只能隐约看到水是从洞口渗出来,有三处地势比较低洼的地方积存着泉水,村民从这里插了3条水管将水引到山下。
  记者看到,紧挨着林汲泉的钓鱼台已经完全干枯,更是看不到有一丝水从山上流下来,只留下一摊散发着臭味的死水,整条河谷也都是干涸的。“泉水多的时候会看到水从山上流下来,形成瀑布。”村民说,这两年下雨少,天气干旱,林汲泉水少,基本上都快干了。
   本报见习记者 孙业文
无影潭:   水位下降了10厘米
  无影潭位于天桥区无影山公园内,此泉由多年掘沙逐渐形成,以石砌岸,面积5000多平方米。水源由无影山多处岩石中涌聚而成,泉池面积0.5公顷,水质清澈,长年不涸。
  24日,在无影山公园,无影潭碧波荡漾,堤岸杨柳依依,不少市民在此垂钓。据一位常年在此垂钓的市民介绍,由于春季降水少,今年无影潭水位和往年相比,大概下降了10厘米左右。而且附近园林灌溉用水都来此抽水,对水位下降也有一定影响。
  “无影潭有一个闸口,现在闸门没关,还在向工商河排水,如果把闸门关闭起来蓄水,这个泉的水位还能更高一点。”一位在潭边锻炼的市民表示。
  本报记者 孟燕 实习生 尹彧 刘艳
白泉:   主出水口已被盖在地下
  白泉位于历城区鲍山街道纸房村。纸房村村民称,以前白泉泉水清冽甘甜,鱼虾成群,很多人慕名来此游览,然而如今白泉看上去更像是一条长长的臭水沟,鱼虾螃蟹已经难见踪迹。
  3月24日,记者来到白泉,三位钓鱼爱好者告诉记者,污染企业搬走后白泉水质正在慢慢恢复,但是鱼虾还是不如以前多。
  纸房村的李大娘当初嫁到纸房村的时候,白泉水量非常大。“大概是40多年以前了,当时白泉被称为‘三间房’,就是说有三个房间大小的出水口在喷水,比趵突泉可大多了。”李大娘告诉记者。
  据记者了解,现在的白泉并非当年的主出水口,多位上了年纪的村民反映,近年来白泉附近工地、厂房建设比较多,白泉主出水口已被盖在了地下。
  值得欣慰的是,白泉并非完全干涸,记者在白泉北侧发现了三处出水口。气泡如玻璃球大小往上涌,水面也有波纹,只是出水量非常小。
   本报记者 刘飞跃

玉河泉:   水量较小,但没有干涸
  玉河泉泉群属济南十大泉群之一。泉水丰沛,汇集成河。泉水绕玉河泉村一周后注入巨野河。据记者了解,玉河泉泉群主要由龙泉、响呼噜泉、西老泉、院内泉、猪拱泉等近20个大大小小的泉眼组成。
  玉河泉每年的6—8月是丰水期,从去年冬天到今年春天降水量很小,因此玉河泉也不像以前那样喷涌。而每到丰水期,村子里的河道水位约三四十厘米,整个村子被泉水包围,景色非常宜人。
  25日下午,记者在村民的指引下找到玉河泉主出水口。虽然处于枯水期,玉河泉出水口仍然有泉水流出,只是水量比较小。据村民介绍,玉河泉水常年不干,如果把主出水口抽干,不到一小时水又满了。因此,附近村民都来玉河泉打水。
  龙泉隶属于玉河泉泉群,距离玉河泉主出水口仅两米,一股股细流从龙嘴中流出,记者也看到有村民来这里洗菜。
  此处也有一处响呼噜泉,水量非常大,每当喷涌之时,地底下能发出“轰隆轰隆”的声音,传得非常远。记者了解到,夏天水量大的时候能够喷出半米高,水柱有一人粗,和趵突泉不相上下。1月21日,记者探泉时,仅在底部能看到少量的泉水,距离井口约为四米。3月24日,当记者再次来到响呼噜泉时,此泉水位下降了至少三四十厘米。
    本报记者 刘飞跃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齐鲁晚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