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窦村新安的路灯让村里的夜晚更加不一样了。 刘力 摄
3条宽阔的硬化大街,2个变废为宝的鱼塘,8个九十岁以上的老人,348亩流转的土地,550位居民……一系列的数字都在诉说着袁窦村的故事。位于商河县孙集镇西北部的袁窦村,干净整洁,绿树林立,建有颐和生态园,成为生态之庄;“八个老汉一台戏”、“百岁老人讲村史”,长寿老人各有各的故事,让这里成为远近闻名的长寿之村。
本报记者 李云云
修路硬化大街
出门不再是难事
走下316省道,远远就能看到袁窦村,一座座整齐的农家小院,乳黄色的外墙,给人的第一印象就是温馨舒适。“两纵一横”的硬化大街一尘不染,东西走向的大街上,四五个头发花白的老人笑着聊天。老村支书袁立和说:“看着袁窦村一点点变美,心里甭提多高兴了。”
村里1980年通电,1997年进行整体规划,2004年硬化大街,2009年通自来水,2012年修进村路,现在人均纯收入为3800元……袁立和叙述起了袁窦村的蜕变。村里点点滴滴的变化,袁书记都看在眼里,他说:“做了18年的书记,我认为村里最大的变化是把路修好了,出门不再是难事。”
袁窦村距离省道316不足5里路,可别小看了这几里路,却是袁窦村的一大难事。据袁书记称,早些年出门都是步行,从村里到省道上一路下来尘土飞扬,刚刚做好的黑布鞋上沾了一层黄土。
村民王先生回忆小时候母亲带着他推木车去城里卖豆角,回来的时候正好赶上下雨,他们娘俩差点哭到路上,路坑洼不平,不足5里的路硬是走了3小时。2012年入村公路修好之后,现在的袁窦村去县城眨眼工夫就到。王先生说:“要想富先修路嘛,我们村只有把路修好了才能富起来。”
袁窦村的下水道去年刚刚完工,两旁的土地已经平整好。袁立和说:“等天再暖和了,就种点树苗,栽点花,以后的大街上就更美了。”
土地流转建生态园
促进劳动力就业
2012年的时候,村里通过流转土地348亩,引进了集花卉种植、畜牧养殖、大棚采摘于一体的颐和生态园项目。修鱼塘、建大棚、成立农贸市场,袁窦村开始慢慢走向现代化农业。颐和生态园的总经理李传英就是土生土长的袁窦村人,他笑着说:“我们袁窦村正在一步步建立属于袁窦人的农业乐园。”
村头之前是两个闲置的水坑,杂草、垃圾成堆。建设颐和生态园后,在原有水坑的基础上,重新加深加宽,原先的臭水沟变成了现在的生态鱼塘。走进一看,鱼塘清澈见底,时不时有几只鱼儿游过。袁书记说:“那边已经开始动工了,正在扩建鱼塘,预计今年会养殖河虾、螃蟹等水产品。”记者看到,南边的100多亩的生态林里的树苗已经开始发芽,嫩嫩的树芽迎接春天的到来。
生态园里的员工绝大部分都是袁窦村村民。袁立和说:“我们村里的年轻人都出去打工了,剩下50岁左右的村民不能抽身外出,就都去生态园里打工,目前已经促进50多名村民实现了再就业。”
袁立和笑称,“随着以后我们生态园的农家乐、采摘业的发展,我们村里的人都在自己村里上班。”
八个老汉一台戏
村里长寿老人多
袁窦村里九十岁以上的老人多达8人,最长寿的是已经102岁的卞如荣老人。问到他们的长寿秘诀,袁书记说:“咱农村人没有多余的精力去刻意养生,老人们干了一辈子活,老了闲不住,一直忙活着。再加上我们村里四周都是田地,没事的时候就出去溜达溜达。”
102岁的卞如荣老人最爱做的事就是回忆往事,她对记者说:“我做梦也没有想到能赶上这样的生活。”满脸皱纹诉说着百年沧桑,老人总是和孩子们讲述着一个又一个历史故事,她说在日军打杀抢劫时就以为村子可能没了,后来胜利了,村子又回来了,渐渐地,草房子变成土坯房,变成现在的“农家小院”,有了公路、汽车……老人说:“俺和神仙住得差不多,这辈子知足了。”
袁窦村“八个老汉一台戏”,由王玉明、孙德富等老人自行成立了“表演小分队”。谁家结婚生子,哥几个都会去唱一段。吕剧、京剧、民间小调是他们的拿手绝活。村民李先生说:“他们都是无偿的,就是为了逗大家一笑,沾点喜气。”
袁窦村以前是出了名的“秧歌村”,谁都可以跑几段。现在大家忙了,有时候就组不成队伍,但是春节期间还是有很多村民聚在一起敲锣打鼓玩起来。袁立和说:“跑秧歌是传统,不能丢,我们袁窦村得一直跑下去。”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