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鳌论坛开幕,习近平引四地俗语谈亚洲合作共赢
“一带一路”是合唱不是独奏
2015年03月29日  来源:齐鲁晚报
【PDF版】
     据新华社消息 博鳌亚洲论坛2015年年会28日上午在海南博鳌开幕,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出席开幕式并发表主旨演讲,引四地俗语谈亚洲合作共赢。
  习近平说,亚洲是世界的亚洲。亚洲要迈向命运共同体、开创亚洲新未来,必须在世界前进的步伐中前进、在世界发展的潮流中发展。世界好,亚洲才能好;亚洲好,世界才能好。迈向命运共同体,必须坚持各国相互尊重、平等相待。作为大国,意味着对地区和世界和平与发展的更大责任,而不是对地区和国际事务的更大垄断。要共同维护亚洲来之不易的和平稳定局面和良好发展势头,反对干涉别国内政,反对为一己之私搞乱地区形势。
  迈向命运共同体,必须坚持合作共赢、共同发展。东南亚朋友讲“水涨荷花高”,非洲朋友讲“独行快,众行远”,欧洲朋友讲“一棵树挡不住寒风”,中国人讲“大河有水小河满,小河有水大河满”。这些说的都是一个道理,只有合作共赢才能办大事、办好事、办长久之事。
  中国和东盟国家将携手建设更为紧密的中国—东盟命运共同体,东盟和中国、日本、韩国致力于2020年建成东亚经济共同体。我们要积极构建亚洲自由贸易网络,争取在2015年完成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升级谈判和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谈判。
  我们要积极推动构建地区金融合作体系,推动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同亚洲开发银行、世界银行等多边金融机构互补共进、协调发展。中方倡议加快制定东亚和亚洲互联互通规划,促进基础设施、政策规划、人员往来全面融合。要加强海上互联互通建设,推进亚洲海洋合作机制建设。
  中国人民正在按照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的战略布局,齐心协力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奋斗。
  中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我们看中国经济,不能只看增长率,中国经济体量不断增大,现在增长7%左右的经济增量已相当可观,聚集的动能是过去两位数的增长都达不到的。中国经济体量大、韧性好、潜力足、回旋空间大、政策工具多。中国将主动适应和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坚持以提高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为中心,把转方式调结构放到更加重要位置,更加扎实地推进经济发展,更加坚定地深化改革开放。未来五年,中国进口商品将超过10万亿美元,对外投资将超过5000亿美元,出境旅游人数将超过5亿人次。
  “一带一路”建设秉持的是共商、共建、共享原则,不是封闭的,而是开放包容的;不是中国一家的独奏,而是沿线国家的合唱。目前,已经有60多个沿线国家和国际组织对参与“一带一路”建设表达了积极态度。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齐鲁晚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