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院庭审当事人频频迟到,影响审判效率
原告迟到一个多小时遭撤诉
2015年04月03日 来源:
齐鲁晚报
【PDF版】
本报记者 孟凡萧 通讯员 王希玉 赵乐天 张洪亮 李彬
上学迟到,老师会批评;上班迟到,会被老板扣钱,甚至被“炒鱿鱼”。在不少法庭庭审过程中,当事人频频迟到,却让不少法官深感无奈。记者从聊城市一基层法院了解到,目前,有近两成左右的庭审会因为当事人的迟到而延迟开庭,极大影响了审判效率。
案例一 迟到一个多小时,被按撤诉处理
去年1月吴某雇佣徐某在其承包的工地上干活,5个月后,吴某共欠徐某劳动报酬2万元,吴某以资金周转不开为由,先向徐某打了2万元的欠条,双方约定了还款的日期,到期后,吴某一直拒不支付,徐某向阳谷法院提起了民事诉讼,要求吴某偿还自己的劳动报酬。
阳谷法院在受理了原告徐某诉被告吴某追索劳动报酬纠纷一案后,通知原、被告于2014年10月27日下午2点开庭,并分别向双方送达了传票。开庭当天,被告吴某早早到庭,但未见原告徐某的踪影。承办法官电话联系徐某,徐某表示正在路上,马上就到。十分钟过去,徐某仍未到庭,法官再次电话联系,徐某表示再有十分钟就到。吴某非常不满“是她起诉的我,她是原告,现在居然开庭迟到这么长时间,太没有时间观念了”,承办法官对吴某进行劝说,吴某表示愿意再等一会,徐某要是在不来就离开。又等待了十多分钟,徐某仍未到庭,吴某非常气愤,不听法官劝阻强行离开,并要求法院秉公依法处理。
最终,徐某迟到一个多小时才到法庭,法官询问其原因,徐某称车坏在了半路。
“现在也没有什么很好的办法,因为你的迟到违反了法定程序,为了维护法律的严肃性,根据民诉法第一百四十三条的规定,法庭只能依法裁定本案按撤诉处理。徐某没想到开庭迟到会有这么严重的后果,无奈的在笔录上签了字,对自己的迟到后悔不已。不久后,徐某再次向法院提起了追索劳动报酬的诉讼。
案例二 被告找不到法院,调解陷僵局
一个月前,阳谷法院民二庭开庭审理一起金融借款合同纠纷案件,原本法院定在下午2点开庭,可是法官和原告进入法庭后,被告却始终不见踪影。在等待了半小时后,原告要求缺席开庭,并表示不会再等下去,法官劝说无果,只好按被告缺席来开庭。
在庭审进行了近半小时后,被告居然又来了,此时被告已经比传票上定下的开庭时间晚了近一个小时,法官询问被告迟到的原因,被告称:找不到法院地点在哪里。考虑到被告已经来到,如果再继续缺席开庭,对被告也是一种极大的不公,最终,经过法官反复地向原告做劝解工作,原告才同意重新开庭。虽然庭审顺利地进行了下去,但是被告的这次迟到,使得当天的法庭调解陷入了僵局,同时也影响了办案法官原本安排在其后的其他的庭审。
法官连线>> 迟到多久算不到庭未明确
据了解,现在基层法院有近两成左右的庭审会因为当事人的迟到而延迟开庭,极大影响了审判效率。那么,迟到多长时间算“不到庭”?当事人应该承担哪些后果?会对庭审造成什么影响?为此,记者采访了阳谷县人民法院法官陈文举。
“根据我国的民事诉讼法,在庭审中,对于原告‘不到庭’的,法庭可按照自动撤诉处理,被告“不到庭”的,法院可进行缺席审判。”阳谷法院法官陈文举表示:法院在受理案件后,会提前通知当事人开庭时间,给予当事人充分的时间做准备工作。对于原告来说,一旦被认定为撤诉,如果再起诉,不但需要再度承担诉讼费用,而且所有的诉讼流程也要再重新走一遍。对于被告来说,如果“不到庭”,就失去了就原告的主张和提交的证据提出答辩、质证的机会,这样极可能会给自己的权益带来损害。
在实践中,法官对庭审迟到认定为拒不到庭的裁量尺度不一。当事人“不到庭”,迟到多长时间才算是“不到庭”,对此没有明确规定。不同的法官所确定的容忍时间往往也不相同,有的法官以10分钟为限,有的法官则以20分钟为限,还有的法官以30分钟为限,陈文举法官认为,当事人开庭迟到时间较短的,应视为开庭迟到而不能视为拒不到庭;如果迟到时间较长又没有充分正当的理由的则可视为拒不到庭。法官应当根据实际情况来灵活掌握。
所谓“拒不到庭”是指当事人未按传票指定时间或地点参加庭审活动的行为。当事人到达指定庭审地点但未按指定时间到达,或按时到达法院但未到达指定庭审地点的,均属拒不到庭。
作为想通过法院的裁判行为实现保护自身权利的当事人,应在整个诉讼过程中处于积极状态,一旦无正当理由拒不出庭,就会承担对自己不利的后果。
无论怎么说,当事人要严格遵守法院通知的开庭时间,准时到庭参加诉讼。如果遇到因不可抗拒的事由或者其他正当理由耽误期限的,可以按照法律规定申请延期审理,否则,不但不能维护自身权益,而且还要承担诉讼费用,从而白打了一场官司。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