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有一双翅膀他们会飞得很高很远
援疆记者宗韶峰讲述他和喀什孩子们的故事
2015年04月08日  来源:齐鲁晚报
【PDF版】
     这是一个援疆记者的喀什经历,通过这些援疆人的眼睛,带我们领略真实的喀什。本报将陆续推出援疆人眼中的喀什,讲述喀什孩子们的故事,以此拉近两地距离,让您更全面地了解喀什和那里的人。
  拜合蒂,维语“幸福”的意思,是山东援建企业员工布萨日古丽的女儿的名字。在一次跟随企业的慰问中,我认识了刚上三年级的小拜合蒂,在那个只有两间屋子的家里,最好的家具是一个衣橱,那也是她唯一的书桌。初见时,瘦瘦的她被一身洗得已经褪了颜色的宽大校服“包裹”着,趴在“书桌”上写着作业。见到陌生人,她习惯性地低下了头,我和她打招呼说话,她都只是用怯怯的眼神回应着我,她的母亲布萨日古丽给我做了个抱歉的表情。
  “相当比例的喀什孩子,特别是农村孩子,十几岁了都没出过疆,甚至都没走出过喀什,没见过世面,您别介意。”随行人员和我解释着。
  那种怯怯的眼神,让我有些心酸,也让我很想去她学习的地方看看。一次偶然的机会,我来到了她所在的央塔克乡小学,那是一所并不大的学校,一幢三层的楼房、几排平房和几张简陋的乒乓球桌就是这里的全部,学校虽然不大,却要承载周边十多个乡村的适龄孩子。
  去的时候正值寒冬,南疆的冬天,一刮风会特别冷,而在这些没有暖气的教室里,一些孩子的小手都已经冻得通红,握在自己手里那种冰冷的感觉,仿佛现在还能真切感受到。“冷吗”?我问一个叫做玉素普江的五年级小男孩,他回答我说“学习起来就感觉不到冷了”,然后就露出那种单纯的笑,笑得我莫名地心疼。我在那里听孩子们上了一节课,没有一个孩子因为冷而把手缩在兜里或其他地方,每个人都坐得端端正正,眼神里透着对知识的渴望,那么认真,那么可爱。
  就在前几天我得知,山东援建的新的央塔克乡双语寄宿小学已经奠基开工,今年,一千多名像小玉素普江一样的当地维吾尔族农村孩子将搬到明亮的新教室,继续他们追求知识与梦想的路程。
  喀什所在的南疆,受风俗习惯和外部环境的限制,很多少数民族家庭依旧是靠一亩三分地的收成为生,能供孩子上学其实是挺不容易的一件事。在那的半年时间里,我到过很多像布萨日古丽这样的农村家庭,维吾尔族的,塔吉克族的,柯尔克孜族的,在这些家庭里,你几乎看不到玩具、课外书,更别说内地家庭随处可见的电脑、iPad,更多的就只是一个旧书包、一身旧校服,但就在一个个简陋的家里,孩子们依旧认认真真拿着几乎已经写满了字的作业本,学着,写着,画着……虽然贫穷让他们随时可能辍学,但透过一双双单纯的眼睛,可以真切地读到他们对未来的渴望。
  南疆,气候干燥,常年少雨,雨就像一种恩赐。每每下雨,泥泞的黄土地上,总会有孩子在欢快地嬉闹,留给这个大地一双双的小脚印。忽然想起一首叫作《雨的印记》的曲子,曲调悠扬,如这些孩子般,怀揣着梦想,憧憬着明天,如果有一双翅膀,他们一样会飞得很高,很远!   (宗韶峰)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网友为此稿件打分的平均分是:
齐鲁晚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