雄崖所:抗倭前线古堡
2015年04月09日  来源:齐鲁晚报
【PDF版】
  雄崖所南大门
  雄崖所十字大街
   □清风 文/图 
  看古堡,去欧洲——这是驴友们的惯常思维。其实我国黄海边,断崖旁,一座明代为抗倭守边而建立的中国式古堡——即墨雄崖所就很值得一看。有六百多年历史的古堡能保存得如此完整,十分罕见。
  驱车从即墨市区东侧的青岛滨海大道一直向北走,看着路边的养虾池子越来越多,海风带着独有的鲜咸味道飘进车内,离雄崖所就不远了。这里是即墨市丰城镇,也是青岛市辖区的最东北角,向东再走过了海湾,就是海阳境,那里是烟台市的辖区了。
  雄崖所之所以建在这里,完全是因为它的地理位置。这里有一条河道入海口形成的小型海湾,渔民打鱼的船只需要靠岸、避风、卖鱼,附近白马山下靠海边的一段悬崖——就是被称为“雄崖”的地方,刚好是天然良港,适合小型船只休憩。这段断崖呈现鲜艳的铁红色,应是花岗岩成分。
  既然渔民喜欢这里,600多年前骚扰我国海防的倭寇也就会看好这里,他们会由此登陆。明朝政府设立海防的关口自然也就会建在这里,这就是雄崖所的来历。
  据史载,为防倭寇侵扰,明初洪武年间朝廷下令天下郡县设立卫所,当时即墨属莱州府治下。莱州府建有三卫、八所、七巡检司、十六寨、一百四十七墩堡。雄崖所即为八所之一,属即墨县城正东海边的鳌山卫管辖。鳌山卫如今古迹难寻,倒是雄崖所保存极其完好,难道要归功于它偏安一隅,曾经是经济交通都不发达的穷乡僻壤?
  从滨海公路改道进丰城镇,继续向北大约5公里,当你看见海的时候,雄崖所就快到了。穿过近年新修的迎宾大牌坊,正对车头的就是雄崖所古堡最雄伟的建筑物——奉恩门,当地人又称“南门”或“喜门”。
  到达这座600多年古城大门的时候,我见到了四十多年前在即墨西部农村故乡常见的情景:南墙根背风处,蹲着坐着一长溜十几位老人,基本人手一袋烟,大家聚在一起谈天说地、谈古论今。这是数十年前胶东许多农村的老传统:男人在农闲、渔闲时分,特别是冬季暖阳的日子,穿上大皮袄蹲在南墙根,大家说东道西、谈生意、谈农时、论打鱼使船,可就是不干家务活。男人是外出闯荡谋生的顶梁柱,在家里蹲着做饭洗衣服,会被人笑掉大牙的。如今,家乡的老少爷们早就被自家女人赶进了厨房,雄风日渐衰落。而在这个偏僻的古堡,居然还保持着这样的古风,令人感叹时光停留。就凭这一点,就值得现代男人们来观光。
  走远了站在高处看雄崖所,可见古人用兵选址的精妙:老城西靠西山,俯瞰大海,地势是西高东低,因而地势险要,易守难攻。史称这个古所下设11座墩堡,每墩设兵卒负责了望,还架设了4座炮台,每座炮台由8名营兵防守,对付倭寇的侵扰十分有效。 
  据记载,城内原有先农坛、城隍庙等不少庙宇,时光流逝,如今大多已经成了遗迹。但十字大街两侧的军用房屋设施倒是依旧健在。这些供千户等中高级军官使用的办公场所、居住府邸完全没有城里大户人家的气派,房子均为平房,俗称“台房”,屋檐高度大多3米左右,朴实无华,石头垒成的基础坚实而质朴,几百年不倒,跟当地的朴素民风十分相称。
  至于这些海防守卫者的来历,更是大有历史渊源可挖。据记者了解,山东省在元末明初因为常年战乱和瘟疫,人口已经十分稀少,因此在明初曾经有过大规模的移民行动,主要来源是山西洪洞县,因此很多地方的族姓家谱都记录着祖上来自大槐树。但是以即墨鳌山卫为中心向外辐射百公里的范围内,老居民的家谱和风俗习惯都和这些山西移民大相径庭。比如即墨农村就是如此:有老人故去入葬后,晚上必有一个“送盘缠”的仪式,亲人为其烧纸马纸钱送行,马头冲西南。最后,儿子要站在凳子上,用竹竿向西南方向一指:爹(娘)上马走吧,回云南老家吧,一路上的钱花不完!
  当地也很少有人明白,祖先为何要保留下这样一个风俗。这一切其实要归咎于这一带百姓一个遥远的、近乎被遗忘的回忆:他们的祖先是来自云南的守边军户。
  1985年即墨县地名办公室对全县建村情况进行调查结果:鳌山卫镇有37个自然村是明洪武、永乐时建村的,其中23个村是从云南移民来的。田横镇明初建村35个,其中25个村的族谱记载,其先祖是从云南移民来的。崂山区四个街道办事处所辖村庄,有63个村系明朝洪武、永乐时期建村的,据各家族谱记载有57个村的居民其始祖来自云南,占明初建村数的90%。今城阳街道办事处所辖34个村,有28个是明朝移民迁建的,占全街道办事处村数的87%。其中有的其始祖先由云南徙居即墨,其后人再分居各村。这些移民既不是云南土著,更不是当地的少数民族,而是朱元璋派遣出征云南的汉族军士及其家属。
  这些来自云南的移民大多为军户,其中不少族谱记载来自云南乌撒卫。这些军户应是洪武二十一年明政府置鳌山卫时,由云南乌撒卫等地调入即墨的第一批移民。另一批来自云南的军户则是明永乐初年,“靖难之役”后的军事调动。据不完全统计,明初,即墨境内属于鳌山卫、大嵩卫、雄崖所、浮山所的军屯即有52处。明万历《即墨志》载:万历初年,即墨县总户数为11231户,其中军户为6290户,占总户数的56%。
  而他们万里迢迢来即墨的目的,主要是建立卫所守卫海防,防卫日益猖獗的倭寇,雄崖所就是那个年代建起来的。而当时的大迁徙可以说是惊天地泣鬼神。洪武大帝朱元璋一道圣旨,已经在云南扎根守边的军户们就要启程。万里大迁徙是如此艰难遥远,而且是携带妻儿一起行动,很多人跟父母、兄弟就此永别。可想而知,这一路,不知有多少人半路殒命病灾,甚至妻离子散。据记载,由于云南故土难离,有人甚至带着云南的茶花一路迁徙到即墨,它们后来成了崂山闻名遐迩的“耐冬”花。由于怀念故土和离别的亲人,这些军户生前唯一的愿望,就是死后自己的灵魂要回归云南故土,由此,老即墨人那感人肺腑的“送盘缠”习俗六百年未改。而六百年后的军户后裔,甚至至今保留一些云南的特有土语。
  清雍正十二年(1734年)到民国五年(1916年),雄崖所城内的房屋逐步变为民居。如今,古雄崖所所在的南雄崖所村和北雄崖所村共有一千多户,两村村民共有16个姓,绝大多数是军户的后裔,他们还有很多人住在自己祖先建成的房子内,细心保护着祖上的家业。
  如今,雄崖所已经入选为第一批中国传统古村落。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网友为此稿件打分的平均分是:
齐鲁晚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