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产权房手续不全无法正常供水导致大量使用自备井
城中村每天仍抽地下水3万方
2015年04月09日  来源:齐鲁晚报
【PDF版】
  水利工作人员正在封闭自备井。(资料片) 本报记者 蒋龙龙 摄
     本报4月8日讯(记者 蒋龙龙 实习生 王伟 王宫钦) 8日,记者从济南政协会上获悉,根据济南市民盟济南市委员会的提案,济南市城区的天桥、槐荫、市中三个区仍存在大约80个城中村,其中城市公共供水管网覆盖范围内的有60余个。不少城中村供水市场尚使用自备井的情况普遍存在,用水秩序也较为混乱,存在供水风险。自备井每天大概抽取3万方地下水,影响了泉群的正常喷涌。
城中村抽取地下水
严重影响泉水喷涌

  据了解,目前,在济南市主城区内,除历下区已基本完成村居改造外,天桥、槐荫、市中三个区仍存在大约80个城中村,其中城市公共供水管网覆盖范围内的有60余个。
  根据供水企业的排查,槐荫、天桥两个区的城中村用水情况较为混乱。以槐荫区的31个城中村为例,目前仍全部使用自备井的城中村有6个,自备井、自来水混用的有7个。全部或部分使用自备井的城中村占槐荫区全部村民的40%以上。
  据济南水政监察支队的估算,城中村每天抽取的地下水大概在3万方左右。随着近期济南市地下水位持续下降、保泉形势异常严峻,水资源的无序开采,无疑会对保持泉水喷涌产生严重影响。
小产权房手续不健全
导致大量使用自备井

  据了解,城中村大多为旧村改造过程中自行开发建设的小产权房,缺少土地证、房产证等办理接水业务所需的相关证明,无法按照正常的审批程序接入城市公共供水管网,极易造成盗用城市公共供水等违章用水现象发生。
  该提案指出,如位于省城北部的某村小区,从供水企业消防管道上私自开口接水,2013年3月供水企业对其进行了查处并追收违章水费200万元。
  虽然后来供水企业一直在积极协调该村居委会办理正式接水,但由于其属于自行开发建设的小产权房,并没有缴纳相关的市政配套费用,不符合新用户报装、接水的相关规定,无法挂接供水企业正式的贸易结算水表,至今仍未纳入正常抄收,而以预收水费形式与其进行用水结算。
建议水利部门排查
城中村使用自备井情况

  济南市民盟济南市委员会的提案建议由市水利局部门牵头,联合市政公用局、名泉办及各城中村所属街道、居委会,开展对自备井使用情况的排查,对自备井的数量、供水能力、供水范围、供水人口、实际供水量及关闭自备井后接入城市公共供水管网所需的技术条件等各项情况进行逐一摸排,为下一步自备井关闭后接入城市公共供水管网做好准备。
  该提案还建议水利部门加大对全部具备城市公共供水条件的城中村还在违规使用或部分使用自备井的城中村加大处罚,加大执法力度,使其因违章使用自备井所受处罚远超过所获收益,从而自动放弃使用自备井。
  对城市公共供水管网已覆盖,但受配套费政策等客观因素制约,尚不能挂表接水的城中村用户,建议市相关部门结合对小产权房的治理,考虑城中村开发改造的既成事实,同步出台配套费征收的相关政策,为这部分城中村纳入城市公共供水管网扫清最后一公里障碍。
  在自备井逐步关闭后,建议水利局等相关执行部门仍要对城中村情况进行定期或不定期的检查,杜绝私自使用自备井情况的再次发生。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网友为此稿件打分的平均分是:
齐鲁晚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