塑料颗粒厂排污百亩麦田遭殃
厂长回应称将照价赔偿村民损失
2015年04月09日  来源:齐鲁晚报
【PDF版】
  这片麦田已经泛黄枯萎。
     本报4月8日讯 近日,禹城市莒镇乡楚庄村村民拨打本报热线称,附近一家塑料颗粒厂不断将污水排入河道,致使部分麦田枯萎绝产,三个村庄近百亩麦子打蔫。禹城市环保局称,去年曾对该厂下过停产通知,近日将展开调查。
  “厂子位于梁庄村,有十多年了,污水不经处理直接排到河道内,今年天旱河水来得少,污水浓度太高,而村民们都抢水浇地,这才遭了殃。”楚庄村一村民称,该塑料颗粒厂常年生产,污水由小水沟混入河道,河道上漂浮着一层塑料污染物。记者了解到,受损失最大的是楚庄村的楚俊昌家,7亩麦田全部枯萎。
  楚俊昌家的麦田正好位于排污口下游的不远处,三月末河水涨上来时就安上机器浇地,可是浇完后没几天麦苗就开始打蔫,接着枯萎,然后开始烂根。8日上午,楚俊昌的妻子在麦田里愁眉苦脸,她已数不清这是第几次来看这个烂摊子,近7亩麦苗全部泛黄,所有碰到污水的庄稼皆显病态,已无返青可能,麦田里到处可见白色的塑料污染物,眼看别人家的麦苗绿油油而自家麦苗如此惨状,她心疼但又不知如何解决,下季庄稼能否正常生长也是个大难题。
  环视塑料颗粒厂四周,污水从厂北侧流出,经过长约三四百米的小水沟排入河道。8日上午,仍有污水不断流淌。
  利用上游河水浇地的麦田也受到影响,麦苗局部枯萎,能否返青也是个未知数,一村民正在给麦苗喷洒解毒药物。这位村民介绍,三个村庄的麦田都受到了影响,绝产面积有七八亩,减产面积有近百亩。
  8日下午,记者联系到塑料颗粒厂厂长马世军,他告诉记者,麦田枯萎确与厂内排污相关,对于村民造成的损失,他将全部照价赔偿。
  禹城市环保局工作人员称,2014年曾对该厂进行过停产治理。对于此次污水祸及麦田一事,近日,禹城市环保局将展开调查。    本报记者
80名村民法庭上讨10万斤粮 离婚夫妇隐藏债务所致,目前已达成和解
  本报4月8日讯(记者 张磊 通讯员 郑春笋 魏斌) 不久前,禹城市房寺人民法庭在审理一起普通的离婚案件时,竟招来86名群众啸聚法庭。经了解发现,离婚夫妻对簿公堂时竟身负村民10万余斤小麦债务。经法院调解,事情才得以平稳解决。
  近日上午,禹城市人民法院房寺法庭在审理一桩普通的离婚案时,法庭外突然涌起一阵嘈杂哄乱声。农用三轮车、拖拉机的“突突”声、人们的大呼小叫声等混成了“一锅粥”。80多名村民堵在法庭院子里,群情激愤,高喊“还钱”,庭审被迫中断。
  经了解,离婚夫妻李某和司某,多年来在禹城房寺街经营一家馒头房,因馒头口味不错,生意一度做得红红火火。为了兑换馒头方便,许多村民把小麦存放在他们的馒头房。由于夫妻俩讲信誉,久而久之,竟有80户村民在他们店里存放小麦10余万斤。不久前,夫妻俩因感情发生裂痕而走上离婚的道路,在开庭这天,两人不约而同地隐瞒这笔债务。
  “他们离了婚,这存的麦子找哪个要?”得知夫妻俩要“散伙”的消息后,存小麦的村民们纷纷赶到法庭围堵他们要说法。了解情况后,法官一面安抚群众,一面教育夫妻俩,促其履行债务。事发次日,房寺法庭的法官与司法所、派出所及村“两委”的工作人员一起组织存小麦的农户对账,当日兑付了74户农户90%的款项,未及时兑付的农户也与夫妻俩达成了和解。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网友为此稿件打分的平均分是:
齐鲁晚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