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身份证”,81箱进口红酒被查
该批次红酒质量虽符合国家标准,但企业因违反食品安全法被立案处罚
2015年04月09日  来源:齐鲁晚报
【PDF版】
     本报4月8日讯(记者 潘旭业) 进口葡萄酒需要贴上含有名称、产区、酒精度等详细信息的中文标签,消费者凭它才能认定红酒是不是原装进口,但是有些商户却对这项规定置若罔闻。8日,记者从黄岛区食药监局获悉,该局开展专项检查严厉打击制售低劣红酒,在保税区内一公司查处486瓶无中文标签红酒,货值2万余元。
  4月初,黄岛区食药监局保税区食药监管所执法人员巡查至某公司时,在该公司仓库内发现4种81箱共计486瓶葡萄酒无中文标签,且正在销售。执法人员要求查看这批红酒的相关证件,公司负责人提供不出这些葡萄酒的卫生证及海关进口报关单,也出示不了这些葡萄酒的进货台账。执法人员经查看销售记录及进一步核实得知,这批葡萄酒系该公司2012年从法国波尔多产区进口,共95箱,截至目前售出14箱共计84瓶,还剩81箱共计486瓶,货值2万余元。
  据执法人员介绍,进口葡萄酒按规定要贴上中文标签,而且标签中必须有葡萄品种、葡萄酒名称、收成年份、等级、产区、装瓶者、酒厂名、产酒国名、净含量、酒精浓度、经销商信息等相关信息。“中文标签既是进口葡萄酒销售的通行证,也是国内消费者能够认可的‘身份证’,如果没有这个标签,很难确保葡萄酒是否为假冒伪劣产品。”
  根据相关法律,执法人员现场对该批486瓶红酒进行了查扣,并联系专业的抽检公司进行了抽样检验。检测结果显示,该批次葡萄酒质量符合国家进口葡萄酒质量标准。食药部门随后依据食品安全法,对该公司经营无中文标签的进口预包装葡萄酒,不能提供所进口葡萄酒的进货查验台账的违法事实进行了立案处罚。
  据黄岛区食药监局执法人员介绍,对于消费者而言,辨别原装进口红酒,最简单直观的方法就是看经销商是否有“三证”,即酒瓶上规范的中文标签、出入境检验检疫部门的卫生证和海关进口报关单。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网友为此稿件打分的平均分是:
齐鲁晚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