奶奶养我小,我养奶奶老
十大孝子徐吉文:继奶奶也是亲奶奶
2015年04月10日  来源:齐鲁晚报
【PDF版】
  ◥每年正月十六孝里镇庙会,徐吉文都会用电动三轮车拉着奶奶赶会听戏。
   文/片 本报记者 张帅 通讯员 田会银
父母早逝,自小与继奶奶相依为命
  不久前,徐吉文家刚盖了几间新屋,如今奶奶张庆英就住在条件最好的正堂屋里。虽然老人已年过九旬,但看起来面色红润,精神矍铄,身体还是很硬朗。“这些年,之所以一直赡养照顾奶奶,就是要报答她老人家对我的养育之恩。”徐吉文告诉记者,他的父母去世早,是奶奶张庆英照顾他,将他拉扯成人,这么多年来,娘俩相依为命,吃了不少苦。
  1959年,经人介绍,徐吉文的爷爷和村里无儿无女的张庆英结婚。但婚后不久,徐吉文的爷爷就意外离世,张庆英一直和徐吉文生活在一起。“家里只要有什么好吃的,奶奶都会留给我,她自己从来舍不得吃”,徐吉文回忆说,在那个物资匮乏、生活困难的年代,奶奶张庆英用自己柔弱的肩膀撑起了一个家。“那时候我年龄小,家里的大事小事都由奶奶一个人担着,她为这个家操碎了心,虽然我和奶奶没有血缘关系,但她一直没有抛弃过我。”
为照顾奶奶,放弃外出打工
  如今,为了在家好好照顾老人,徐吉文夫妇彻底放弃了外出打工挣钱的念头。“奶奶年龄大了,离不开人照顾,只有天天守在老人身边,我们做晚辈的心里才踏实。”徐吉文说,挣钱多少无所谓,他现在在村子附近打打零工,种着家里的一亩三分地,一样能养活好一家人。
  无论天气怎样,每天清晨徐吉文都会早早起床,为奶奶洗脸、梳头、做早饭。尽管家里经济条件并不富裕,但奶奶想吃什么、想要什么,徐吉文都能尽力满足,平时奶奶的生活起居,他更是照顾得无微不至。逢年过节,徐吉文夫妇都会提前为老人置办一身新衣服,妻子为老人准备好新棉衣、棉被,让老人穿得干干净净,住得舒舒服服。由于年龄越来越大,奶奶肠胃吸收能力越来越差,牙口不好,徐吉文夫妇总是尽量把饭菜做得软烂可口,变着法给奶奶改善伙食,让奶奶吃得舒心。
无微不至日夜陪在奶奶身边
  目前老人的身体还很硬朗,就算有个头痛脑热也很快能抗过去,但徐吉文还是把治疗感冒、高血压的常用药放在奶奶的床头,以备不时之需。晚上为了更好照顾奶奶,徐吉文又装了一张床,和奶奶睡在一间屋里,夜里老人一有动静,他就赶紧起来,生怕奶奶有什么不适。 
  老人一直有听戏的习惯,每年正月十六孝里镇庙会,徐吉文都会用电动三轮车拉着奶奶赶会听戏,“我都这把年纪了,多亏了孙子一家人照顾我,让我越活越安心。”说起孙子一家,坐在三轮车上的张庆英老人满脸的幸福。 
  几十年来,徐吉文对奶奶的孝心,也深深感染着他的两个女儿。女儿每次回家,都会先来到老人跟前问候,陪老人说说话,给老人捏捏身子。“奶奶对我有养育之恩,她都这么大年纪了,我不养谁养,我不仅要对得起她,也要对得起自己的良心。”徐吉文说,目前全家最大心愿就是要照顾好奶奶,让老人能够安享晚年。
孝子故里孝道人 请您推荐“身边孝子”
  人杰地灵的长清是孝子故里,郭巨埋儿的故事起源于这里,这个二十四孝故事之一,虽然孝得有违人伦,但中华民族崇尚孝道、尊老敬老的优秀传统,是凝结成儒家文化和中华主流文明的主体,从来没有被抛弃过。孝与忠一起,构成中国千百年来齐家治国平天下的两大精神根基。今天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更离不开忠孝两字。孝是对老人和长者的尊敬,忠是对事业和信仰的坚守。离开忠孝,我们的文明便堕入虚无,一切皆无从谈起。
  弘扬孝道是传承中华文明的重要渠道,是媒体的责任担当。孝子故里不乏孝亲人物,我们的记者在采访中,许多长清“孝子”给了我们难得的感动。这些草根人物生活得平凡普通,却演绎出了人性的光辉,人格的伟大。在长清区自来水服务中心和长清饮用水有限公司的大力支持下,我们推出这一系列报道,向这些孝亲人物致敬,为他们喝彩,同时也希望读者关注身边的平凡,挖掘和发现更多的孝亲人物。如果您身边也有令人感动的孝亲人物,请告诉我们。我们栏目记者的电话是18354167086,办公室电话是15706411177。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网友为此稿件打分的平均分是:
齐鲁晚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