扎根山区10年,泗水法院圣水峪法庭庭长臧华——
与其羡慕别人,不如干好工作
本报记者晋森贾凌煜通讯员梁磊
2015年04月10日  来源:齐鲁晚报
【PDF版】
  臧华经常到田间地头送达材料、询问情况。 本报记者 晋森 摄
     2006年竞岗到圣水峪法庭,并非科班出身的臧华,从离婚案件到邻里纠纷,从承包合同到金融争议,大大小小已办结了3000余案件。这个只有5名工作人员的法庭,不断有新鲜血液补充进来,也不断有人调至其他岗位,但臧华一直在坚守。“与其羡慕别人的工作,不如把工作干得让别人羡慕。”这句话,他做到了。
  臧华,一级法官,泗水县人民法院圣水峪法庭庭长。扎根山区,臧华为免除山区百姓的奔波之苦,常年上门巡回审案、调解,一干就是10年。今年1月,臧华被最高人民法院授予“全国优秀法官”荣誉称号,这是继“全国法院先进个人”、“全国法院办案标兵”之后,臧华获得的另一殊荣。
庭长送判决书,多数人不理解
  从泗水县城出发,沿山路行驶20分钟,圣水峪法庭就出现在眼前。绿树白墙的小院,竹林随风哗哗作响,加上几颗粗壮的柳树,如果不是其中正在举行的开庭现场,这里更像是一处农家小院。
  办公室里,臧华正在整理这几天的判决书和传票,明天得挨个给周围村民们送达。手中整理着纸张,脑中也没闲着,行车路线一点点清晰起来。“就这两三天,已经有十份材料要送达。”臧华说,只要没有更重要的事要办,判决书和传票基本都是他来送。
  法庭庭长挨家奔跑送文件,让许多村民很是不解。“送达任务非常繁琐,我们这边一方面缺人手,另一方面我也有点小私心,想跟老百姓多沟通。”为了锻炼新人,臧华将开庭任务更多向他们倾斜。而都在开庭时,只有臧华和司机两个“闲人”,直到跑了多趟没有找到当事人,才能采取公告送达。其实,在没接手送达工作前,臧华就是田间地头的常客,因为很多案件直接在地头上审理,“流动法庭”随时准备出发。
  跑得多了,臧华也摸到了规律,农忙和有庙会、赶集时不能去送,而下雨天却更容易找到当事人。
经常受骚扰,保护年轻同事
  只有5名工作人员的圣水峪法庭,经常负责圣水峪镇和泗张镇两个镇的案件。臧华刚上任时,法庭每年约有160个案件,主要是离婚、邻里纠纷案,10年过去了,案件范围也发展至金融、合同、赡养等方面,每年收到的案件已达600多个。办理的案件多了,承担的压力越来越大。
  臧华的办公室里,老朋友赠送的一幅“执法如山、嫉恶如仇”书法高悬于此已经10年。始终依法办案,收到骚扰电话也就成了家常便饭。片区一位电工给人担保,没想到借款人跑路,原告将他一起告上法庭。“他觉得我们是熟人,应该照顾,判决刚生效时,喝点酒就给我打电话,怎么解释都不听。”臧华对于受到骚扰已经习以为常,但他却更担心年轻同事们受不了。10日,他要去村里送达材料,法庭只有两人留下开庭,是一起土地争议案件,担心人多闹事,臧华特地打电话叫来一名陪审员。
  遇到这种骚扰事件,臧华经常对年轻同事说,不要害怕,有事他在,你们只需要做好正常工作就行。“保护好同事们的人身安全,也是我的职责,这是他们在这里工作最基本的保证。”
同事调整频繁 他却始终坚守
  10年,不断有年轻人调来,也不断有人调至更高层次的岗位工作。冬去春来,臧华却始终在坚守。
  谈及扎根山区法庭的初衷,臧华将其归结于对人生价值的追求。2006年,臧华由城关法庭的一名副庭长通过竞岗来到了圣水峪法庭担任庭长。由环境舒适的城区来到边远山区,面对三间土屋的办公场所,臧华却满心激动难抑。“这里条件虽然艰苦,却可以实现我的人生价值,别人搞不好,我一定要搞好。”念及于此,臧华不顾家人的反对,义无反顾地走马上任,至今无悔。
  每天骑车20公里,跑步10公里,写写博客,这些是臧华的爱好,锻炼身体之余,工作压力得到最大释放。博客里,藏华很喜欢转发各种“心灵鸡汤”,他说看多了这些“治愈文”,心境也随之变化。“不能让环境改变人的心态,应该努力改变环境。”有了这么个乐观向上的法庭庭长,圣水峪法庭也成了年轻法律工作者施展抱负的地方。
  虽然获得了多项荣誉,但事实上,臧华并不是法学专业科班出身,通过自学考上了法院的工作。在山区呆久了,臧华不愿意回城里,在他看来,山区不比城里差。“尤其是下过小雨,空气清新,走在山间小路上去送达材料,简直就是一种享受。”臧华说。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网友为此稿件打分的平均分是:
齐鲁晚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