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年求发展,“弯弯庄”变富裕村
好书记万克敏让万庄村翻天覆地
2015年04月17日  来源:齐鲁晚报
【PDF版】
  万克敏展示村里合作社种植的韭苔。
   文/片 本报记者 张帅 通讯员 马光仁          
  归德镇万庄村党支部书记万克敏任职20年来,廉洁自律,勤勤恳恳,将原来摊子烂、班子乱、庄子散的“弯弯庄”,变成了如今全镇有名的富裕村。每当村民谈起万庄村这些年的变化,都会情不自禁地伸出大拇指,为好书记万克敏点个赞。

■招商引资,打造专属金字招牌
  1994年的万庄村干群关系紧张,摊子烂、班子乱、庄子散,全镇闻名。由于村民都姓“万”,被人戏称为“弯弯庄”。看着村民那一双双祈求富裕的眼睛,一张张憔悴疲惫的脸庞,一个个像稻谷折弯的身躯,万克敏毅然接过村支书这个重担,暗下决心,不干则已,干就干出个名堂来。
  万克敏深知无农不稳、无工不富、无商不活的道理,上任之初,便提出了一种植、二养殖、三引企业、四建市场的发展思路。围绕种植、养殖,万庄村相继成立了万源蔬菜种植专业合作社、万泉奶牛养殖专业合作社、济南万生源农牧发展有限公司和各种协会,如今“品万源蔬菜、享田园生活”已成为万庄村的金字招牌。与此同时,万庄村紧抓地处济南经济开发区南园的优势机遇,大力招商引资,全面搞好服务,使30余家企业陆续落户该村。
  发展经济,带领村民致富之路不可能一帆风顺。为打消村民的顾虑,万克敏率先投资建商品房,带动村民突破传统小农思想。为协调土地问题,万克敏说尽千言万语,熬红了眼睛,才有了“要想农民富上富,土地流转是条路;要想农民有盼头,合作社运转是银行”的致富信条。

■改善基础设施,保障弱势群体
  只有基础打得牢,村子才能长治久安,经济进而持续发展。十多年来,为提高村民的生产生活水平,万庄村着力改善村里的基础设施。为解决村民用水、用电问题,村里新打6眼深水井,增设10台变压器,铺设6500米地下管道,使全村近1000亩耕地仅用5天就能普浇一遍。为解决出行难的交通“瓶颈”,村里出资修建了宽敞的柏油路直通国道、省道及高速公路出入口,全村实现了街街通,方便群众出行。
  为使村里留守老人、儿童等弱势群体的生活得到保障,万克敏多方协调,筹资200万元在村里建起了夕阳红老年公寓日间照料中心。每逢春节、中秋等传统节庆日,村里为所有60岁以上的老人每人发放一份300元的慰问品。同时村里出资修建的万庄育鹰幼儿园现已开班,招收了30名本村及附近村学龄前儿童,使孩子们能够得到良好的学前教育。
  当官为民,为民办事,事无巨细。万克敏始终把村民的切身利益放在首位,用村子的快速发展赢得村民的口碑,用自己的辛苦指数换取老百姓的幸福指数。

■廉字当头,从不插手项目建设
  村看村,户看户,老百姓看干部。万克敏上任后,从建章立制入手,健全完善了党支部各项规章制度,并制定了万庄村村规民约。“手莫伸,伸手必被捉。”这是万克敏的口头禅,他时刻提醒自己牢记党的纪律和作风,万庄村企业多,在企业发包基建工程时,他从不插手项目的建设,而是把建设的机会引入租地、占地的生产组,让村民能够走上富裕之路。 
  担任村党支部书记20年来,万克敏总结出一套经验。一是打铁还需自身硬,必须要善于学习,掌握好政策,把握好时代的脉搏;二是要有一个追求上进、团结和谐、战斗力强的团队;三是要有创新的意识和明确的发展思路;四是要有一个好的村规民约,让村民自觉遵纪守法形成好的风气。万克敏坚信,只要把老百姓装在心里,把心思用在发展上,把精力用在为民上,把智慧用在创新上,就能描画出新农村建设的美丽画卷。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网友为此稿件打分的平均分是:
齐鲁晚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