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为高考加油助力之高考地理
思维清晰有条理、重视选择题
2015年04月22日  来源:齐鲁晚报
【PDF版】
     自2007年以来,山东文综卷稳健中有创新,命题技巧日渐成熟。历史试题基础性与选拔性兼顾,突出“能力立意”,呈现出专业化、新情境和主题式的特点。现在全部是网上阅卷。只有快速解题、规范答题,才能实现分数的快速增长。下面结合近几年高考题及平时考试中出现的问题,给同学们借鉴。
  高考临近,广大考生对于今年高考的考核形式、命题方向以及在今年考试中应当怎样才能得到高分特别关注。在此我根据获得的一些信息和多年的教学经验谈一些自己的看法,希望能对广大考生有所帮助。我认为今年高考地理命题应当具备以下几个方面的特点:
  1、难度不会太大,以考查主干知识和基本技能为主,应当与往年相近。因为今年整个文综选择题比往年增加了10个,大题数基本持平,而考试时间是相同的,因此整体难度不会太大。
  2、材料会“瘦身”。也就是说呈现在考生面前的图文材料会减少,学生的阅读量可能会减少,但隐性的知识会增加。
  3、选择题中可能会出现“串题”。也就是我们经常说的“一拖三”,即通过一段材料做3个选择题,这在每年的全国卷中都会出现的,实际上也是为了减少学生的阅读量。
  4、答案要点的赋分可能会加大,一般一个要点2—3分。
  5、向全国卷靠拢,这也是最近几年人们特别关注的,今年虽然还是自主命题,但从最近这两年山东高考题的命题特点来看是逐步向全国卷靠拢的。
  我们在考试中应当怎样做才能赢得高考呢?通过对今年高考地理命题特点的分析,根据多年从事地理教学的经验,对广大考生在文综地理考试中提出几点建议供参考。
  1、高度重视选择题。从今年高考地理命题结构的变化来看,地理加大了选择题的考核,因此我们应当保证地理选择题的做题时间。地理选择题耗时较多,大致需要15~20分钟左右,做题时不能为了赶进度匆匆而过,在保证做题时间的前提下要提高做题的准确率。从往年高考反馈的情况来看,很多考生达成的一个共识是“选择题地理决定成败”,虽然说的可能有点夸张,但也能反映出地理选择题可能是文综三科中平均错的最多的。再就是有两点提请同学们注意:(1)在做题过程中如果出现了难题,还要懂得取舍,坚持“得过且过”的原则,先选出认为最合适的一个,到最后有时间再去解决,如果没有时间,就相信自己的“第一感觉”,不要随意改动,因为到后期由于大脑疲劳判断力会下降,随意改动会导致不必要的丢分。(2)做串题时要讲究策略,必要时不一定按照题目的顺序去做,而且要注意三个题的知识互通,其中的一道题可能成为解决另一道题的工具。
  2、精心研读图文材料,准确有效获取信息。我们知道,地理被称为文科中的“小理科”,很多题目是考核地理基本原理和规律,而考核的主要呈现形式是相关的图文资料,事实上很多的原理、规律以及解决地理问题的切入点均蕴含到图文材料中,因此我们要切实重视图文材料信息的获取。现提出两点做法供参考:(1)文字材料采取边读边用笔圈出关键字词信息,为进一步的做题提高准确率。(2)图片材料阅读采取三部曲,一看图片,二看图例,三是图例与图片内容的对接,经验告诉我们,地理图片中的图例是解决一些问题的关键点,很多的答案就蕴含在图例中。
  3、审好题,定好向。地理的审题非常关键,可以说要想做好地理必须遵循“7审2组1写”的原则,也就是说一道题的完成70%的时间用于审题思考,20%的时间用于组织语言,答案的呈现用10%的时间足矣,平常我们做地理题经常会发现做了很长时间但答案才写了一点就是这个道理,因此我们不要吝啬用于审题的时间,因为只有审好题才能定好答题的方向。再就是遇到感觉比较陌生的题目不要恐慌,尽量从图文信息中找到突破口,如果还是不行,看看能不能从题干上找到突破口,举一个简单的例子:简要分析伊犁河谷被称为“西域湿岛”的原因?我们首先抓住关键字“湿”,一定就是有“水”,而西北是典型的温带大陆性气候,降水很少,先排除这一方面,再抓住关键字“河”,“河”即“水”,而且蒸发旺盛,水汽应当较多,还要抓住“谷”,说明地形有起伏,可以考虑地形雨,还可以考虑山地的高山冰雪融水,这样问题就解决了。
  4、熟悉自我,掌握节奏。我感觉这一点也很重要,在这里就牵扯做题顺序的问题,对于这个问题有很多的提议:有的提倡先做选修,再做选择,最后做必修的综合;有的提倡先做优势学科,再做劣势学科;有的提倡先做选择,再做选修,最后做必修的综合;有的提倡按试题顺序做等等。到底哪个是好的呢?我认为顺的就是好的,适合自己的就是最好的。同时提醒广大考生,选择题分值达到了接近总分的一半,要特别重视,这部分是最容易也是最容易失分的,再就是做题时切忌乱翻,容易耽误时间。
  以上是我自己的一点看法,希望能对广大考生有所帮助。

教师简介:
  马振明(山东省北镇中学):中学地理高级教师,中国地理学会会员,省地理骨干教师,滨州市地理学科带头人,滨州市地理教学能手,滨州市教科研先进个人,山东省教学成果奖两次获得者,参编了部分省级地方教材、教辅用书,20多篇论文获奖和发表,一直从事毕业班的地理教学和高考研究,多次参与滨州市模拟考试命题。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网友为此稿件打分的平均分是:
齐鲁晚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