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南城区的冰雹直径有十几个毫米。
本报记者 刘海鹏 摄
进入春季之后,强对流天气逐渐增多,冰雹也成为容易相伴出现的天气现象。记者从省气象局了解到,我国各地几乎都可能有冰雹出现。近50多年统计资料显示,青藏高原是我国冰雹发生最多的地区,平均年冰雹日数有10~30天,但高原地区雹粒小,很少形成雹灾。我国东部和平原地区虽然平均年冰雹日数只有1~5天,但冰雹多出现在农作物生长的关键期,且雹块比较大,因此,我国东部地区冰雹往往造成较大灾害。
冰雹的杀伤力和雹块的大小直接相关。一个直径20毫米的雹块重量约4克,落地的速度约为20米/秒,相当于72千米/小时,可以形成强大的冲击力,直接砸伤农作物,塑料大棚常被击成千疮百孔。当直径超过60毫米时,重量超过100克,其落地速度可超过30米/秒(大于100千米/小时),能够直接砸坏汽车、飞机、门窗屋瓦等,并造成人畜伤亡。
我国历史上不乏遭受冰雹危害的案例。2007年7月9日-11日,东营、青岛、济宁、泰安、济南等11市34个县(市、区)遭受大风、冰雹袭击,瞬时最大风力12级,冰雹最大直径40毫米,造成7人死亡、85人受伤,农作物绝收1.3万公顷,直接经济损失7.6亿元。
冰雹突发性很强,每个降雹点的空间范围很小,给准确预报和灾害防御带来很大难度。一旦有冰雹来临,户外行人应立即到安全的地方暂避,如来不及躲避,可将工具顶在头上。 本报记者 王茂林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