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心换民心 实干换信任
——省检察院派驻郓城郭屯镇“记书一第”实纪村包帮
2015年04月29日  来源:齐鲁晚报
【PDF版】
  “第一书记”回访帮包村庄。
     文/片 本报记者 崔如坤
通讯员 李英 车先申  
    “这两年村里变化确实大,泥水路变成了水泥路,新盖了学校,也有了图书室,村村都有健身广场……这都是‘第一书记’的功劳。”26日,记者先后到郓城县郭屯镇东张楼、林集等村采访,提起“第一书记”,村民们个个赞不绝口。据了解,2014年3月至今,省检察院选派“第一书记”刘春博、柳曰友、唐骁鹏、张景振、丁顺才到郭屯镇5个村开展帮扶工作,使帮包村全部实现“五通十有三达到”,用行动赢得了百姓口碑。
真情,解决村民难题
    “农村的工作不好干,刚开始俺们也没对他抱多大希望,没想到他就跟普通百姓一样,哪家有困难,他就帮着解决,一进村就跟街上的老人打招呼,问俺们有啥需求,有啥困难。”60多岁的高庄村村民董洪京赞叹地说。
  帮包高庄村的是张景振,他和其他4位“第一书记”一样,对农村工作感触颇深:“只有放下架子、不耍官腔、真心为群众办事,群众才相信你,才对你掏心窝子说话,才会给你出主意想办法。”
  “走路难、浇水难、吃安全水难、孩子上学难。”是5位“第一书记”在走访中,听到频率最高的词。这难那难,没有钱办事是真难。为了解决这些难题,5位“第一书记”坚定了一个信念:宁愿磨破嘴、跑断腿,也要为群众解决难题。
  为此,他们多次向省检察院领导汇报,向省交通局争取指标、向省财局讨要资金,与县有关部门一次次协调,使5个村的大街小巷全部得到硬化,共铺修水泥路29公里,铺修田间砂石生产路17公里。结束了5个帮包村“晴天人骑车,雨天车骑人”的历史。
  为了解决5个帮包村灌溉难的局面,“第一书记”们还给村里进行了水利规划,对沟、渠、路、井进行了科学布局。打机井55眼,修建沟渠3000余米,新修桥梁涵洞11个,建设农用线路12000多米,为5个村的213眼井进行了配套建设,灌溉难问题由此解决。
文化,唤醒沉睡的村庄
    “村里的大鼓、音响全是柳书记给买的,前年给我们建了文化广场,安上了路灯,现在俺们天天晚上在这里扭秧歌,可热闹了,俺们村真是有福气,省里给派来这么好的干部!”林集村秧歌队队长王红英高兴地说。
  为引导群众改变“天黑睡觉,天明下地干活”的生活方式,5位“第一书记”和市县文体局联系,争取体育设施,建起了标准篮球场,安装了健身器材,开展秧歌、广场舞、腰鼓等健身活动培训。
  还动员社会力量为帮包村献爱心,使5个村都拥有了5000册以上的农家书屋。建立了文化一条街、政策长廊等。通过制作图版、刷写标语、专栏等形式,宣传《二十四孝》、《三字经》等,还结合镇有关部门将计划生育、宅基地、低保的有关政策及审批流程通过政策长廊的方式向群众传递。

洗脑,留下不走的工作队
    “只有培养致富带头人,培养品质过硬、能力过硬的村干部,培养农民奔富的能力,留下一支不走的工作队,农村才有更广阔的发展空间。”省派“第一书记”刘春博说。
  为此,5位“第一书记”在帮助发展项目的同时,把重点放在了村干部的培养上。他们组织村干部到泰安、寿光参观蔬菜种植,到牡丹区、曹县参观油用牡丹和芦笋种植加工等,根据各村的实际情况,对种植结构调整、产业布局等,请省市县农业专家进村考察指导,根据专家的意见讨论种植的布局。
  两年来,“第一书记”帮助帮包村发展党员14名,均为高中及大专以上文化程度,有一技之长的6名;培养24名后备干部。为培养村民致富能力,先后选派致富能手、村干部到山东农业大学等培训,培训达65人次。
  如今,东张楼村发展了秋葵种植、油用牡丹种植等项目,成立了专门种植园;大屯村发展了水貂养殖、面粉加工等项目;林集村发展了獭兔养殖、玻璃球加工项目;郭庄村开展了獭兔养殖、建成了100亩牡丹种植基地;高庄村发展了蛋鸡养殖合作社、成立了集体养兔厂。通过发展特色项目实现了村民增收、村集体有了收入,促进了帮扶村经济发展。
留任,留出鱼水情深
    2014年4月,5位第二批“第一书记”中的4位选择了留任。是什么让他们宁愿放弃大城市舒适的生活,甘愿在偏远的乡村默默付出?柳曰友的话道出了他们的心声——
  “我们始终把责任放在首位,靠着为民服务的信念,不停地奔跑在筹帮包的道路上,始终告诫自己:如果完不成任务,既对不起省委组织部的厚望,对不起检察院领导的选派,更对不起当地的百姓和自己的良心。我们以真心换真情,换来了干群的鱼水情。”
  在这两年里,有的同志带病下村,有的同志不顾父母的年老多病,坚守在工作岗位。张景振的母亲患有重病,在老家单县做手术,他在医院里只陪了母亲三天,就返回了包帮村。刘春博不但担任着郭屯镇工作组组长,还担任着郓城县第一书记临时党委书记。组织活动、协调关系、开展村内工作,每天都在忙碌中度过,可他从不说苦,从没有怨言,一直扎实地工作。
  “我们一直把自己定位为村里的普通一员,尽最大努力为村里办实事,办好事。不管群众以后遇到什么困难,我们一定尽力帮忙,我们的心将永远和这里的百姓一起跳动。”刘春博说。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网友为此稿件打分的平均分是:
齐鲁晚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