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古人员解读济阳唐墓墓志铭
墓主曾任四地“父母官”
2015年04月30日  来源:齐鲁晚报
【PDF版】
     本报4月29日讯(记者 乔显佳) 济南首次发现具有确切年号的唐代墓葬,发现地点在济阳县垛市镇前刘村,4月22日济南市考古工作人员对墓志铭进行提取(见本报4月23日C4版报道)。29日,对墓志铭的解读完成,显示墓主属于世代官宦之家。
  这盒墓志铭对于此墓以及随葬品的断代提供直接的证据,同时有助于研究济南其他同类型墓的建造时间、风格、葬俗等,因此非常重要。出土时,墓志铭保存完好。据济南市考古所考古领队刘剑博士介绍,墓志铭内容显示,墓主“姓顾名忖字叔文”,出生于一个世代官宦之家,其上溯17世祖先为东晋大司徒顾荣,属于开国大臣,在历史上有相当的名气。曾祖曾任苏州刺史,相当于目前的市长、位列厅级。爷爷也是州级长官。墓主生前在两位高级大员的提携关照下,出任县令,曾经辗转黄县(今龙口)、东光(今不详)、章丘(古代在现县城以西),最后于54岁时死在临济(今济阳前身)县令一职上。墓志铭反映墓主是在岗位上因劳累致死的。
  墓主顾忖有两任妻子,均姓崔,其中第二任为清河崔氏。老丈人也是官员,级别与县令相仿,两家可谓处处显示古代提倡的门当户对。顾与两任妻子一共生育有两个儿子,一个女儿。刘剑介绍,由于此墓早年曾经被盗,严重扰乱,现在已经搞不清墓中到底安葬几人。
  “墓志里说是在任期间累死的,原因不清楚。古代写墓志铭时有‘往好里说’的习惯,喜欢加以赞美和褒奖之词。这篇墓志铭具有今天悼词的性质。”刘剑说。墓志的内容看起来较为简略,铭文经书法行家辨认,颇具功力。其中清晰地提到,墓主死于唐开成元年,葬于开成二年,当时处于盛唐的中晚期。
  采访中,前刘村部分村民急切盼望搞清墓主与当地的关系。墓志铭内容证实墓主生活的时代,确实与当年迁到前刘村的该村村民祖先“不是一帮人”,铭文中明确记载此墓葬于“临济县吴丘乡按崮村”,可与现在的“济阳县垛石镇前刘村”相互对应,显示当地地名沿革和变迁。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网友为此稿件打分的平均分是:
齐鲁晚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