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怒”事关修养,无关技术和性别
2015年05月05日  来源:齐鲁晚报
【PDF版】
     问题的关键在于打人者自身,跟“女司机技术不佳”之类的陈词滥调没有本质上的联系。谦恭忍让确实会吃亏,但这却比个人靠拳头讨所谓“公道”对社会更有益处。
  近日,一段35秒视频网上疯传:在成都市娇子立交处,一名男司机将一女司机逼停后当街殴打,35秒内4次踢中女司机脸部。据成都市警方消息,打人男子涉嫌寻衅滋事已被警方刑事拘留。
  看过视频的人想必都对打人男子的狠劲心有余悸,可实际上双方根本没什么深仇大恨,只是在行车时发生了些许纠纷,甚至连车辆刮擦都没有发生。原本几乎可以忽略不计的小事,竟引发这么大的干戈,打人男子身上的戾气可见一斑。值得深思的是,这未必就是极端的个例,因为在我们的身边,似乎布满了随时都会被引爆的“炸药桶”。
  就拿这名打人男子来说,很多媒体在报道时都把他归为“路怒族”,说的就是那种因驾车导致情绪失控,最终以袭击他人或其他汽车泄愤的人。通常而言,以“族”来命名的肯定不是少数,“××群”既是代指一类人,也是在描述某种社会现象。对此,但凡有过上路经历的人都有体会,有相当一部分司机开车时抱有这样的心理——不管在行驶中还是等待中,一旦有别的车占了自己的便宜,那必须想办法“找补”回来。可惜的是,这么想的人多了,却难保人人都占便宜,你来我往火气上升,爆发冲突在所难免。
  何止在道路上,类似的戾气相当普遍,只不过道路上的摩擦更直观、更经常,才诞生了“路怒族”这一群体。单看最近几天的新闻,类似的事就不少,既有乘客错过站暴打司机的,也有在景区排队买饭引发互殴的……自己只能占便宜,吃不得半点亏,膨胀的自私心理助长了好勇斗狠的做派,“吃亏是福”的老话、“退一步海口天空”的道理,早已被置之脑后了。
  如此一来,戾气的扩散让社会关系变得紧张,每个身处其中的人都难以获得安全感。现代社会本身就是个陌生人社会,人与人的交往又这么频繁,一旦靠拳头说话成了风气,那就意味着每个人都处于危险之中,因为很难完全避免有意无意地触犯他人。即便有些人自恃拳头很硬,别忘了还有相对弱势的妻儿老小,从这个角度来说,少一些计较,少一些冲动,实际上也是对自己和家人的保护。
  回头再看这个暴力事件,实际上是很容易避免的,因为问题的关键在于打人者自身,跟“女司机技术不佳”之类的陈词滥调没有本质上的联系。就算不考虑什么社会意义,连幼儿园的孩子都知道“不打人、不骂人”,成年人又怎能不懂得呢?由此看来,我们的经济几乎已经发展到了每家一辆车的地步,但文明教养却没能跟上,许多最基本的道德观念还是亟待普及的。至少也要让那些“易怒”的人明白一点,谦恭忍让确实会吃亏,但这却比个人靠拳头讨所谓“公道”对社会更有益处。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网友为此稿件打分的平均分是:
齐鲁晚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