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氏太极泉城受热捧
拳下生风,他们诠释健身的意义
2015年05月06日  来源:齐鲁晚报
【PDF版】
     本报记者 叶嘉利
实习生 曾轲       

  5月3日这天,70多名白衣飘飘的草根太极拳爱好者集结在山东大学千佛山校区南广场,再过上10天,这70名爱好者将组成队伍代表山东去陕西,参加2015年杨氏太极交流大会。
  他们是从1000多名杨氏太极拳爱好者中挑选出来的,能代表山东省参赛是一个不小的荣誉,他们还得到了黑骏马健身俱乐部的赞助,发放了统一的比赛服装。不过,荣誉的获得,是队员们辛劳的付出换来的。
  “这个动作手心要朝斜上方向,另一只手弧形下落,自然放松……”在山大千佛山校区、山东永年杨式太极拳文化发展中心的山东大学站内,女教练丁玲一边示范着太极拳动作,嘴里一边讲着技术要领。她的学生们,从五年级的小学生到六七十岁的老人,亦步亦趋十分认真。
  宁玲练习太极拳已经有十多年的时间了,在2008年邯郸国际太极拳运动会太极剑项目中曾经获得第一名。在太极之外,她的本职工作其实是山大二附小的一名语文老师。每逢周一和周五,宁玲都会来到山大站,教她的“弟子”们太极套路。从2011年算起,这已经是她在山大站的第五个年头了。
  丁玲的学员们既有白发苍苍的山东大学博士生导师,也有十几岁的小朋友,每天晚上他们都会聚在一起,伴随着古筝演奏的乐曲缓缓而动。一位练拳不久的小伙子,才练了一会就满头大汗,丁玲上前不疾不徐地说,“小伙子,做动作不要太用劲,要顺其自然,保持身体协调,要求神似而不是刻意去求形似。”
  今年刚刚50岁的大学教师许春华,个子不高,身形看着挺单薄,“几年前我的身体犯了很多毛病,后来练起了太极拳,几年时间,身体感觉不一样了,清爽了很多,动起来也有劲头了。”其实太极拳除了强身健体之外,还能修身养性,丁玲说,虽然学员们水平有高有低,但是每个人都能心无旁骛,认认真真地完成每一个动作,这就诠释了健身的意义。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网友为此稿件打分的平均分是:
齐鲁晚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