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日,聊城市级非遗传承人梁颖在学校给她开设的工作室里为学生讲授剪纸课。 本报记者 张跃峰 摄
本报记者 张跃峰
作为拓展学生兴趣爱好及发展空间而打出的系列组合拳,东昌府区斗虎屯中学最近尝试开设了多个“学校课程”,挖掘校内及斗虎屯镇当地资源,通过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开设工作室等方式,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自主选择学习,另辟蹊径来发展特色课程。
让非遗传承人 进校“收徒”
在5月5日中午讲课过程中,梁颖看到大家的剪纸水平都有所提升非常高兴,据其介绍,因为前段时间因公出差耽搁了几天时间,5日的课程之所以让“小徒弟”们剪个作品,就是看看他们这段时间有没有进步。
“按照之前跟学校协商的结果,剪纸课一般都是每周四中午来上。”梁颖说,这次因此出差耽搁了几天,所以一回来抓紧给孩子们补上耽搁的课程。既然斗虎屯中学这么看重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工作,安排专门的教室开设了“梁颖剪纸工作室”,免费提供剪刀、红纸等物品,帮着搭建起这么好的一个平台,怎么着也将这门课程教好,让更多的学生加入到保护、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队伍中来。
当15名学生作品全部完成后,梁颖挨个进行了点评,其中来自初一二班一名叫刘朝刚的小男孩的作品得到了她的特别关注。梁颖介绍说,按照传统思维剪纸作品还是女孩子的更“心灵手巧”,自己教的这些学生也是以女学生居多,15人中仅有3个小男孩,可是这3名男孩的悟性相对却要更高一些,包括刘朝刚在内很多东西都是一点就透。
“更为难得的是,这些孩子都是自愿报名参加的剪纸兴趣班。”梁颖说,现在包括剪纸在内的许多非遗项目都面临着后继无人的境地,没想到斗虎屯中学能搭建起这样一个平台,现在看来不是没有人学习、继承非遗项目,关键还是缺少更多的像斗虎屯中学这样的平台,让喜爱的人找不到学习的地方。
挖掘资源打造独特农村学校课程
对于梁颖所说的平台,斗虎屯中学校长吴继峰介绍说,这其实是学校围绕农村中学面临的一些条件限制,拓展学生兴趣爱好及发展空间而打出的系列组合拳。
据吴继峰介绍说,众所周知农村中学因为发展规模相对较小,无论从硬件设施及师资等方面均与一些规模较大学校无法比肩。针对这种情况,学校不能说就不发展了。“现在虽说学校音体美教师都配备了,但相对于进一步丰富学生课余生活,跟一些规模较大的学校还没法比。”吴继峰说,为此他们从去年开始通过挖掘校内资源和斗虎屯当地的资源,探索着开设一些学校课程。
为非遗传承人梁颖开设剪纸工作室就是其中一项工作,虽说是义务授课,可没想到得到了梁颖的大力支持,不但定期来学校上剪纸课,还利用其担任斗虎屯镇文化站长的优势,定期为学校的学生讲授一些有关斗虎屯镇及东昌府区的非遗项目知识。除此之外,还先后依托前来支教的大学生开设起了五子棋兴趣班,依托聊城实验中学前往斗虎屯轮岗的音乐教师开设了古筝、电子琴兴趣班,请学校一些有特长的老教师开设各类小兴趣班。如今,各类兴趣班已经达到七八个之多,几乎每天的中午或下午课外时间,都会有学生参加这些兴趣班。
吴继峰说,兴趣班的发展不仅拓展了学生们的视野,也激发了大家学习的热情。经过半年多时间的发展,各类兴趣班还成为了学生学习的动力。目前,在发展各类兴趣班的基础上已经开始启动课堂教学改革,按照一些兴趣班互助互帮的模式,在日常教学中推行小组教学,改变以往“满堂灌”的教学思路和教学习惯。
学生选择兴趣班是按照自主的模式,日常教学中也开始根据学习能力水平不同,尝试着在初三年级推行分层教学方法。“不喜欢的兴趣班,学生肯定不会参加。教学也是这个道理,如果不管学生是否接受,而一味地只管上完课拉倒,那效果肯定也好不了。”吴继峰说,按照他们现在探索的模式,是根据学生的学习能力水平不同,采取不同的授课方式和内容,规定不同的学习时间,来达到不同层次学生共同进步的目的。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