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9万人竞技,他俩夺10万大奖
青啤的麦芽制造工张云鸿、南车四方的钳工郭锐捧获振超技能大奖
2015年05月06日  来源:齐鲁晚报
【PDF版】
  专注麦芽制造的张云鸿。 李珍梅 摄
  扎根钳工装配一线18年的郭锐。 李珍梅 摄
     本报5月5日讯(记者 李珍梅) 2.9万人参加技能大赛,最终两人脱颖而出,夺得振超技能大奖,各获得10万元的丰厚奖励。5日,青岛市人社局举办振超技能大奖暨青岛市第十三届职业技能大赛颁奖典礼,经过严格评选,青岛啤酒股份有限公司麦芽制造工张云鸿、南车青岛四方机车车辆股份有限公司钳工郭锐获得殊荣。
  经过5个月近300场比赛的激烈角逐,青岛市第十三届职业技能大赛于5日落下帷幕。本次大赛首次设立了振超技能大奖。作为本届大赛的最高奖项,获奖者将获得“10万元奖金+青岛市工人先锋称号+青岛市首席技师相关待遇+优先推荐评选青岛市劳动模范”等丰厚奖励,这吸引了一大批技能高手踊跃参赛。振超技能大奖的申报范围为获得本届大赛各工种(该工种须为国家职业标准中设有高级以上等级的职业工种)第一名的参赛人员。
  经过评审团严谨周密的评审,最终,青岛啤酒股份有限公司麦芽制造工张云鸿、南车青岛四方机车车辆股份有限公司钳工郭锐从2.9万名参赛人员中脱颖而出,以精湛的技能水平和优秀的综合素质,成功夺取振超技能大奖。
张云鸿:专注21载,升华浓浓麦芽香
  “一次麦芽取样的分析要经过反复验证,攻关一个难题要进行上百次的实验,一切只为精益求精……”用时下流行的“工匠精神”来形容青啤二厂酿造部制麦工段长张云鸿再适合不过。19岁入行,从业21载,张云鸿专注于麦芽制造,通过不断改善技艺,让麦芽的香醇得到一次次升华。
  张云鸿从事的麦芽制造是啤酒酿造的第一道工序,也是酿酒工艺中的基础环节。“优质的大麦经过浸麦、发芽、干燥、去根等近十道工序……产生了啤酒特有的色、香和风味。”说起制造流程,张云鸿如数家珍。
  “为了确保啤酒的口感,一定要精细打磨任何一个环节。”张云鸿对于细节的深究近乎苛刻,在繁复而周密的工序面前,张云鸿练就了一身炉火纯青的本领,凭着孜孜以求的钻研学习之心,他成为行业内的佼佼者,陆续获得青岛市首席技师、山东省首席技师等荣誉称号。
  “我把大麦看成是一个生命,尽我所能去照料他,让它生长成为最符合啤酒酿造要求的原料。”张云鸿说。从19岁进入青啤,张云鸿在师傅的指导下一点一滴地积累麦芽制造的经验,从零基础的门外汉到技艺精湛的工段长,如今更是青啤“技能大师工作室”首批大师,他将带出更多优秀的徒弟,把优异的技能传承下去。
郭锐:攻坚克难,他让动车跑得更快
  扎根钳工装配一线18年,38岁的郭锐从一名普通工人成长为全国技术能手、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获得者,他与团队装配出的高速动车组,超过673列,安全运营里程超过9亿公里,相当于绕地球22500多圈。
  1997年从技校毕业后,郭锐进入当时的四方机车车辆工厂(南车四方的前身),从事机车车辆核心部件的组装、试验工作。进厂后,郭锐一直虚心学习,不断创新工艺,并钻研出新的操作法,每年可为公司节约成本近10万元。
  2006年,南车四方股份公司引进时速200公里高速动车组,项目重头戏——转向架组装、试验落在了郭锐肩头。高速动车组转向架承载着列车的整车重量,关系着列车的牵引及制动,是动车组的核心。“外方专家只会告诉你怎么装,但不会告诉你为什么这么装,而涉及到装配的关键技术,更会守口如瓶。”郭锐一边学习,一边不停地做装配论证试验,短短两个月,他和同事们就攻克多项操作难题,令外方专家惊叹不已。
  2010年,南车四方股份公司开始自主研制时速380公里的新一代高速动车组,郭锐义不容辞担起该型动车组转向架钳工组装首件试制任务,这让他感受到了从没有过的压力。但他和他的团队攻坚克难,终于不负众望,他们参与研究的新一代高速动车组于2010年12月在京沪高铁线跑出了486.1公里的世界铁路运营最高速度纪录。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网友为此稿件打分的平均分是:
齐鲁晚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