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民族美食节尝鲜,去唐槐园体验传统竞技……
东岳庙会还剩两天来玩得抓紧
2015年05月06日  来源:齐鲁晚报
【PDF版】
     5月1日至7日,以“登泰山 保平安”和“逛东岳庙会 祈平安福贵”为主题的2015泰山东岳庙会开幕。本届庙会引入华夏各民族“和合共生”主题,推出齐鲁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展演等14项特色活动。

  民族美食节
几十种小吃让您尝鲜

  在前几届庙会中,台湾美食节一直是保留项目,今年主办方在台湾美食节的基础上融入更多民族的美食,市民游客的选择性可以更大。虽然庙会在5月3日才正式启会,但在4月底,在岱庙南门遥参亭东边,各个商家已经开始把小吃摆上货架。
  庙会最北首“祥记牛轧糖”的老板一共运来80箱产品出售,“在台湾每斤大概人民币88元左右,在这里卖每斤差不多90多元。去年我们带了55箱产品,有点供不应求,所以今年特意多带了货。”此外,全台各地小吃美食,比如蚵仔煎、大肠包小肠、台式牛排、烤秋刀鱼、沙茶拌面、干贝烧、沙茶鱿鱼、花枝丸、原住民烤肉、一口肠、大虾棒、帝王蟹等,在庙会现场都大受市民欢迎。
  除了台湾美食,在庙会现场,东平湖鸭蛋、宁阳大枣、韩国原装进口零食等也加入促销队伍。此外还有牙膏、洗发精、手工皂、牛肉干、橄榄、面膜、鱼子酱、牛轧糖、黑糖棒棒糖、八仙果、枇杷干等农特产品,都吸引了不少市民围观,全场共有30多家摊位。
  庙会主办方介绍,包括美食节商家在内,庙会参展商家数量逐年提高,从最初的二三十家到一百多家。本届庙会展销人员近300人,展位较往年扩大了一倍。庙会无论从参与人员,还是展位数量,都是规模最大的一届,产业效应明显。民族美食节将一直持续到7日下午,“吃货”朋友们仍有机会去一饱口福。
引入少数民族元素
唐槐园还可体验滚铁环

  本届庙会在挖掘提升往届特色项目的基础上,将华夏各民族和合共生的主题引入庙会,并首次引入少数民族元素,推出民族美食节、民族歌舞表演、民族特色商品展销、少数民族服饰秀等内容。这是举办庙会活动以来的首次尝试,拓展了东岳庙会的文化领域,丰富充实了展示内容。
  3日、4日两天,一场民族服饰秀在岱庙配天门展开,演员以真人秀形式,展出了12个少数民族的传统服饰,并结合展板图片文字介绍少数民族习俗文化。虽然民族服饰展演已经结束,不过市民还可以欣赏到其它少数民族元素。
  岱庙唐槐院搭建了“民族风韵大舞台”,本地演出团队将为游客和市民带来极富民族特色的传统舞蹈。5日上午,在岱庙南门附近,还有多队来自社区的老年人,在锣鼓声中排起了秧歌。一位老先生手持红绸扇,踮着脚尖、翘着手指反串女性角色,围观的游客连连称赞。6日、7日,他们将定时演出吕剧、山东梆子等,让游人充分领略地方传统戏曲的独有魅力。
  唐槐院内还有不少游艺竞技互动体验项目,孩子可以在大人的陪伴下体验捶丸、投壶、射箭等传统游艺竞技项目,还可参与滚铁环、击铜钱等项目。此外,在岱庙配天门、西廊房,民族风韵——少数民族画作展将一直持续到6月30日,期间展出当代知名画家描绘少数民族生产生活的各类代表画作。
打造齐鲁非遗展示基地
现场可听山东快书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庙会传统民俗文化的根,本届庙会,主办方同山东省非遗保护中心和各地市非遗部门合作,将更多齐鲁非遗引入庙会,集中了济宁、潍坊、莱芜、济南等地市的山东落子、渔鼓、山东快书、挫琴、吹打乐、道教音乐等极富地域特色的非遗表演项目轮流展示。
  引入更多周边地市的非遗项目,扩大覆盖面,是本届庙会的一大特色。通过展览、现场表演、静态展示等多种方式,几十项传统项目轮流展现在游客和市民面前。
  在各种非遗项目展演中,莱芜张氏吹打乐的参与人数最多的,用来演奏的乐器也多种多样。其第13代传人张立夏说,张氏吹打乐最早起源于明万历年间,他6岁开始学艺,8岁跟随父亲演出,“这些历史都曾记录在家族史册中,但是后来文革期间遭到破坏,是一件很遗憾的事情。希望更多的人了解这一项目,同时将其更好地传承下去。”2008年,莱芜张氏吹打乐被莱芜市政府命名为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
  5月3日到6日,非物质文化遗产展演在岱庙汉柏院举行,市民在不同时间可以欣赏到山东快书、道教音乐等各种项目展演。“我们希望通过这种持续的推介,将东岳庙会打造成齐鲁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展示基地,更好地保护、传承好这些珍贵的民俗文化。”主办方表示。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网友为此稿件打分的平均分是:
齐鲁晚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