励精图治谋发展 赴汤蹈火保平安
——邹平县公安局消防大队工作侧记
2015年05月06日  来源:齐鲁晚报
【PDF版】
    访优秀基层队所和个人 
  近年来,邹平县公安局消防大队坚持内强素质、外树形象,紧密围绕防火灭火中心工作,扎实开展各项消防安全保卫工作,不断提高部队灭火抢险救援能力和消防监督服务水平,有效地预防和控制了火灾事故发生,为全县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创造了良好的消防安全环境。
  本报通讯员 袁雯 本报记者 王忠才

   加强练兵
 提高救援战斗力

  时刻在执勤,时时在待命,时刻准备着抢险救援,保护公共财产和公民的生命财产安全,这就是消防官兵的天职。多年来,邹平县公安局消防大队始终坚持科学练兵“勤”为先的原则,强化官兵体能、技能和战术训练,扎实开展了打造“梁邹消防铁军”活动,进一步提高了全县消防部队扑救火灾和处置各种灾害事故的能力。
  几年来,全县公安消防部队共参加火灾扑救和抢险救援近千余起,成功处置了“2·25”、“6·03”济青高速路乙醇泄漏燃烧等急、难、险、重的火灾或抢险救援事故,抢救遇险和被困人员500余人,为国家和人民群众挽回了巨大经济损失,赢得了驻地党委、政府和广大群众的高度赞誉和一致好评。
 严格执法
 狠抓隐患排查整改

  为切实消除火灾隐患,确保社会火情稳定,大队先后开展了冬春“清剿火患”战役、重大火灾隐患集中整治、消防安全”六打六治”打非治违专项行动、冬春火灾防控和劳动密集型企业消防安全专项治理等工作。
  活动开展过程中,大队执法人员放弃节假日休息,加班加点,采取公开透明的执法方式,全面消除了公共聚集场所、高层建筑等方面存在的一大批历史遗留问题。
  去年以来,大队共检查各类社会单位713家次,督促整改火灾隐患和违法行为366处,全面改善了邹平县的消防安全环境。
 热情服务
 提高服务社会能力

  消防工作涉及各行各业和社会生产生活的方方面面,是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的重要内容。该大队始终把“谋优质服务新思路、创为民服务新理念”作为窗口建设的方向,积极提供优质服务:依托“365”消防服务中心,出台了《十项便民利民措施》,优化办事流程,推行“一次告知、二次办结”、“预约服务”、“上门服务”等举措,简化了办事程序,缩短了办事时限;统一制作了消防服务指南,向社会公布办事程序、办事依据、申报要求、办理时限、监督方式,优化办事流程;为避免图纸遗失现象发生,365窗口统一制作了分类《窗口接件登记表》,实行责任倒查机制,彻底解除群众担忧。
 加强宣传
 提升全民安全意识

  大队从贯彻“预防为主”的消防工作方针入手,从基础工作抓起,积极开展社会化消防宣传活动,大力提升社会民众的消防安全意识。建成了黛溪湖消防主题公园、黛溪办事处北关村消防体验室,打造全新的全民消防安全教育平台,先后开展了“3·15”消防产品宣传、“119”消防安全宣传月和“五自查四应会三提示”等大型宣传活动,发放宣传资料10000多份,发送宣传短信10000余条,开展消防安全知识培训座57次,营造了全民共建的浓厚氛围。
 军民鱼水
 双拥共建一家亲

  该大队牢记宗旨,始终把群众的呼声当作第一信号,把群众的需要作为第一选择,通过多种途径开展形式多样的为民服务送温暖活动,无论是交通事故处置、抢险救灾等大事,还是为居民爬楼进屋取钥匙、送水、取蜂窝等小事,关键时刻,挺身而出,与驻地老百姓建立了血肉关系,结下了鱼水情谊。
  自2007年以来,大队连续7年在码头镇归苏小学开展了“助学兴教”活动,捐助2名贫困女童,捐款捐物达20000多元;黛溪中队十年如一日照顾县军干所孤寡老人吴银风,用自己的津贴购买米、面、油、盐和一些生活用品送到敬老院,并利用业余时间或节假日到敬老院,热心为孤寡老人做家务活。
  近年来,大队共组织慰问帮扶孤寡老人200余人次,组织幼儿园、小学等参观体验消防活动150余次,官兵们践行雷锋精神的事迹得到了群众的认可和称赞。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网友为此稿件打分的平均分是:
齐鲁晚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