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变迁说避讳
2015年05月07日 来源:
齐鲁晚报
【PDF版】
□张永红
从网上看到有网友问,安丘有时也写作安邱,究竟哪个对?回答不一而足,有说丘字简单好写的,有说来自古称营丘的。其实,真正的原因是:建县于西汉前期(公元前148年)的安丘,因名称中的“丘”字与孔子的名“丘”同字,为体现对至圣先师的尊重,清雍正二年(公元1724年),朝廷下令,除四书五经外,凡遇“丘”字,一律加“阝”旁为“邱”,“丘”姓也不例外。这就是安丘有时也写作安邱的原因。同样的情况还有河南商丘、河北任丘等地。直到上世纪八十年代,这些地名用字才陆续恢复为“丘”字。
这是中国古代因避讳而导致地名更改的一个例子。避讳是封建社会特有的一种历史现象。漫长的封建社会,帝王的权力是至高无上的。“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为维护帝王的尊严,对当代和本朝历代帝王的名字是要避讳的,不能直呼其名、直书其名。帝王及其尊亲的名字用字成了他们的“专利品”,别人不能说、不能用,重名的必须改名。因此,除了孔孟等先贤以外,更多的是为帝王及尊亲避讳。一些因避讳而导致的地名变迁带有明显的历史痕迹。
如秦始皇名为赵政,为避“政”音,正月曾改称端月。光武帝名刘秀,为避“秀”字,曾改“秀才”为“茂才”。唐太宗名世民,为此观世音略称为“观音”,民部改称为“户部”。由此可见,为避帝王讳,同音的人名、地名都要改名。以我省为例,历史上就有几个历史悠久的千年古县因避讳而改名。
如素有“吕剧之乡、董永故里”之称的博兴县建县于战国时期,原名博昌县。五代后唐时期,为避唐献祖李国昌名字讳,改博昌县为博兴县,沿用至今。同样原因,建立于西汉时期的“中国梨乡”莱阳原名昌阳,为此更名为莱阳。素有“齐鲁首邑”之称的济南市历城区始设于西汉景帝四年(前153年),五代后梁时期,为避太祖朱温之父朱诚名讳,更名为历山县,至后唐时才复名为历城县。
最典型的要数高唐县。因地名中有个“唐”字,历史上曾为避讳而多次更名。高唐县建立于西汉初期,公元690年,武则天称帝时改国号为周.因忌讳唐朝的“唐”字,遂于长寿二年(公元693年)改高唐县为祟武县。十二年后的705年,唐中宗即位,恢复唐朝国号,复名高唐县。五代十国时期的后梁时期,太祖朱晃即位。“晃”与“唐”虽不同音,却是同韵。同韵也不行,也要避讳。于是,开平二年(公元908年),高唐县又改名为鱼邱县。十八年之后的后唐同光二年(公元924年),复名为高唐县。熟料十二年以后的公元936年,石敬瑭建立后晋,因“瑭”与“唐”同音,高唐县为避讳又改名为齐城县。这样折腾来折腾去,直到后汉乾祐元年(公元948年)又恢复原名为高唐县,从此沿用至今。像高唐县这样因避讳而致县名频繁更换,在中国历史上也算是一种独特的人文“景观”吧。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