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邀“爱心妈妈”陪福利院孩子过别样母亲节
精心编排游戏为孩子送快乐
2015年05月07日  来源:齐鲁晚报
【PDF版】
  每年六一福利院都会为这里的孩子过一次集体生日。(资料片)
  福利院的孩子们正在跟着音乐节拍一起跳《小苹果》。本报记者 李运恒 摄
     本报5月6日讯(记者 李运恒 王丽丽) 6日,本报启动了爱心妈妈征集活动,母亲节当天陪滨州市儿童福利院的孩子们过一个有意义的节日,活动得到了读者的广泛传播,很多热心妈妈积极报名加入。
  每年5月的第二个星期天是母亲节,在这个感恩母亲的日子,很多孩子都会给自己的妈妈送上一份祝福,而在滨州市儿童福利院,这里的孩子得到的“母爱”是来自特教老师及社会爱心人士的,本报6日发起“爱心妈妈征集令”,号召爱心妈妈去儿童福利院为孩子们送上一份母亲般的关爱。“这里的孩子们生活环境相对封闭,他们都渴望与外界有更多的交流。”儿童福利院特教老师介绍。本次征集活动就是希望社会上的爱心妈妈能为儿童福利院的孩子们带去更多的爱,给他们的生活增添一份色彩。
  “从报纸上看到这个活动后第一时间就给你们打电话报名了。”市民赵女士告诉记者,她已经是两个孩子的母亲,报名此次活动就是希望能够能尽自己所能帮助这些孩子,给他们带去一些爱心礼物。来自清怡中学的张老师还未结婚,得知此次活动的消息后也是第一时间就联系到了本报,她告诉记者以前从来没去过儿童福利院,想借此机会给那里的孩子送去一份爱心妈妈的响应,很多爱心妈妈还在自己的朋友圈转发传播此次活动。有的“爱心妈妈”还准备编排一些游戏,为孩子们带去更多的欢乐。
  本此活动,相信所有报名的“爱心妈妈”都会怀揣着一颗关爱之心,为儿童福利院的孩子们带去满满的母爱。目前儿童福利院的孩子年龄最小的3岁、最大的有19岁,活动当天,“爱心妈妈”们可以选择带上孩子们喜欢的礼物,例如益智玩具、画具、糖果等,陪孩子们说说话、做做游戏,同时本报也鼓励广大“爱心妈妈”能以此次活动为契机,与儿童福利院的孩子们结对关爱,抽时间经常去看看他们。
  活动时间:5月10日(周日上午)
  集合地点:滨州市儿童福利院
  活动人数:限报30人
  报名电话:0543-3211123、    18654399035
让自己的孩子 学会爱与分享
时隔一年,依然记得她们期盼的眼神
  “一年前,我第一次去福利院看孩子,时隔一年,我一直不能忘掉,我们临走时孩子们期盼的眼神!”徐爱华是本次母亲节活动最早报名的一位爱心妈妈。时到如今,当记者再次与她说起福利院的孩子,她给记者最深的感触便是,她很想念她们,这次母亲节活动,她甚至计划请假、“抛下”自己的孩子,去福利院陪孩子们。
  6日,本报母亲节爱心妈妈征集活动第一天,徐爱华就联系到记者,希望通过本次活动,再去看看福利院的孩子们。早在一年前,徐爱华就已经与儿童福利院结缘。她经常会组织孩子家长去往儿童福利院或是敬老院看望他们。
  第一次见孩子们,她的心灵被孩子们的不幸所深深触碰。“我们带去的孩子在演出时,福利院的孩子们看着,眼神里面带着害怕。当孩子们都在一起做游戏时,我心里有种说不出的滋味,孩子们都有童年,她们是渴望着和我们的孩子一样啊!”
  母亲的心原本就是温柔的,第一次相见,徐爱华就被这群折翼天使深深触碰。“当我们走的时候,孩子们不愿意回到教室。我知道孩子们是想跟我们一起感受爱!”直到如今,徐爱华依然能记得临走时,孩子们期盼的眼神。
  这次活动时间,并不是在徐爱华的休息日,而这天,她的10岁的女儿还有作文课。但为了能再去看看福利院的孩子,徐爱华把这两者都抛开了。母亲节对她具有特别的意义,她试图与老公商量,让老公周日带孩子。“把我们对自己孩子的爱分给他们一点点,孩子们也会开心幸福很久。”
  而为了让孩子们高兴,徐爱华甚至不忘提醒自己要给他们带的礼物。“蛋糕是他们最喜爱的,我们甚至可以联系下蛋糕房,让孩子们亲手做蛋糕。”
  徐爱华对孩子们的关爱,女儿也看在眼里,但是她并不能用大人的思维来理解。她甚至会吃醋地会问徐爱华,“妈妈,你总是帮助他们为什么不管我啊?”每当听到这个,徐爱华的心里会掠过些许难受,她只能这样安慰孩子,“因为你是最棒的呀!”
  这次活动,徐爱华想和孩子们一起,母亲节这天上午,她想把自己所有的时间都给福利院的孩子。
本报记者 王丽丽
  在本次母亲节爱心妈妈报名活动中,有一部分孩子母亲是带着孩子们一起报名的。说起原因,他们认为这样的爱心活动能拓宽孩子们对爱的理解。
  爱心妈妈张女士的儿子今年八岁了,正在上一年级。此次爱心活动,她想带着自己的孩子一起过去。当记者询问她带孩子的初衷时,张女士告诉记者,想要让孩子学会爱和分享。
  张女士告诉记者,现在家里就这么一个独生儿子,家人把所有的爱倾注到了他自己身上。包括自己,甚至对母爱的理解也是比较狭隘的。她想通过此次活动,去爱更多需要爱的孩子,同时,也能让自己的孩子了解到,爱的定义是很宽泛的。
  第一次参加爱心活动,再加上面对的群体是需要被特殊保护的,张女士一再询问记者,有哪些需要注意的问题。并且,为了此次活动,张女士也把孩子的钢琴课推迟了。“正常孩子周日上午要去上钢琴课,我们想把钢琴课推到下周,毕竟对孩子来讲,也是一个学习爱与分享很好的机会。”
  为了能给福利院的孩子带去礼物,张女士动员自己的孩子把零花钱拿出来。“我们家庭条件一般,可能买不了太好的,但是我们的一点心意。”
  本报记者 王丽丽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网友为此稿件打分的平均分是:
齐鲁晚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