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山东公益创新空间
打造山东青年的“公益之家”
2015年05月13日  来源:齐鲁晚报
【PDF版】
     本报记者 许亚薇

  爱山东公益创新空间(下简称ISD)是我省首家民间公益组织支持促进平台,为需要帮助的公益组织提供支持,着力打造属于山东公益青年的“公益之家”。
  2014年3月16日,ISD成立。在经历了一年的探索后,今年3月16日,ISD迎来了第一位全职工作人员张巧玲。曾经从事社工工作的张巧玲坦言,从社工岗位走向项目统筹,摸着石头过河,压力和责任重大,但欣慰的是,这可以让更多人参与公益。
  在全国各地的公益组织圈子里,南都基金会项目副总监黄庆委、西部阳光农村发展基金会秘书长来超、瓷娃娃创始人王奕鸥以及绿星电商互助社负责人杨建生几个人可以说是小有名气。他们是公益人,但同时,他们有一张一样的名片,就是“山东人”。
  2014年初,在一次公益圈的内部交流中,几句闲聊激发了几位公益人的热情。“山东的公益事业发展相对落后,何不为家乡公益事业做点事呢?”
  身在外地的黄庆委、来超、王奕鸥着实脱不开身,他们为山东公益事业提供智力支持和专家资源,而ISD的活动组织工作就落在了杨建生的头上。
  几位身在外地的山东公益人,创办IDS的初衷很简单,为山东公益做点事,帮助那些有需要的组织,让更多的人参与到公益当中去。
  虽已经运行了一年多,但IDS依旧处于“初创期”。张巧玲坦言,之前山东没有扶持公益组织的民间机构,几乎完全是摸着石头过河。
  2015年,随着IDS唯一一位全职员工张巧玲的加入,一系列规范化工作正在开展。
  完成2015年的项目报告后,经过审批,IDS得到了今年的第一笔钱。2014年为ISD提供1.5万元资金支持的福建正荣公益基金会今年拨款5万元,支持ISD日常工作,而这5万元中,还包含了张巧玲的工资。
  “我们要组织活动,活动都是免费的,还要请公益人来山东举办讲座,即使公益人都不要钱,可是来回路费、住宿总不能让公益人承担。”5万元的全年活动资金,着实让张巧玲感到有些捉襟见肘。
  山东是沿海经济文化大省,但社会公益事业的发展与经济、文化发展不匹配,公益氛围不浓厚,其中,在山东,资助型基金会几乎为零。
  除此之外,我省专业性强的社会组织很少,社会议题的有效回应与解决能力不强。“目前山东本土公益机构还是以志愿者协会组织为主,随着政府的推动,陆续成立了十余家社工机构。”张巧玲说,志愿者组织只能承载社会的爱心,对于社会问题的系统解决存在一定欠缺,而他们则更希望能孵化一些更专业的社会公益组织。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网友为此稿件打分的平均分是:
齐鲁晚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