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到“5·12”,多所学校防震演练
2015年05月13日  来源:齐鲁晚报
【PDF版】
  12日,在济南山师附小,孩子们正在进行地震逃生演练。  本报记者 王媛 摄
     本报5月12日讯(记者 李飞) 5月12日是全国防震减灾日,省城多所学校举行防震减灾安全逃生演练。地震专家表示,地震时躲在桌子底下不一定正确,要因地制宜、因时制宜。
  “全体师生不要紧张,现在发生了地震,主震波还没有过去,请大家抓紧就近寻找遮蔽物进行躲藏。”12日下午两点半,济南市育贤小学,市中区教育局联合区应急办、市中区科技局在这里举行“防震减灾安全逃生演练”。
  记者在现场看到,听到警报后,全体师生就近躲避到课桌下,利用课桌、墙角等对头部进行保护。在一年级2班教室里,小学生们都双手抱头躲在了课桌下。
  主震波过去后,全校同学用书包挡住头,按照逃生路线冲出教学楼,来到操场上避震。两分多钟,全校1112名师生均有序安全撤离。
  当天济南中学等中小学校也举行了类似的防震减灾安全逃生演练。
  育贤小学举行演练前,济南市地震局的工作人员王伟屹还给学生做了一场应急避震讲座,其中提到:正在上课时,要在教师指挥下迅速抱头、闭眼,躲在各自的课桌下或讲台旁,用书包保护头部。同时,他又谈到:在室内避震应选择结实、能掩护身体的易于形成三角空间的地方。

专家:“生命三角”更安全
  地震时建筑物倒塌,落在物体或家具上的倒塌物(屋顶、楼板、梁柱等)会撞击到这些物体,在靠近它们的地方留下一个三角空间,即“生命三角”。物体(床或桌子)越大,越坚固,它被挤压的余地就越小,“生命三角”的空间就越大,人免于受伤的可能性也越大。而要利用这个“生命三角”就是要躲在床或桌子的旁边,而不是钻到桌子或床下。
  如果地震真的来临,到底是躲在桌子下,还是桌子旁?“躲在课桌下,要有个前提,就是课桌必须是坚固的。”济南市地震局工作人员王伟屹告诉记者,“无论是躲在课桌下、课桌旁或者讲台旁都是一种选择,不能说哪一种百分之百正确。”
  中国地震局研究员、原中国地震局监测预报司司长徐德诗介绍,避震的要领是沉着冷静,很多地震并没有直接造成人员伤亡。但由于发生地震时很多人没有保持沉着冷静,从而造成了踩踏事件,更有一些人因惊慌失措而跳楼受伤甚至死亡。
  “地震发生时要躲在牢固的物体(承重墙、家具)旁或下,让身体高度低于物体高度,双手抱住头部。如果有条件,还应该用湿毛巾捂住口鼻。”徐德诗说。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网友为此稿件打分的平均分是:
齐鲁晚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