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领工资的居委会主任
2015年05月13日 来源:
齐鲁晚报
【PDF版】
本报记者 林媛媛
85岁的周连华身体还很硬朗,每天上午下午她都要出门在小区里转一圈,街坊们也都愿意跟她聊聊天,家里有啥烦心事也都跟她说说拉拉。虽然已经退休多年,但是干了40年的居委会主任,周连华非常愿意帮着街坊们出出主意。
“1951年,我老伴去朝鲜参加抗美援朝,从那时候起,我也走出了家门。”周连华说,1951年她进入了居民委员会,不再是一个大字不识整天呆在家里的家庭妇女。“我有劲,能干活,很快就被评为劳动妇女、积极分子、委员会小组长。”
1960年,周连华以全票当选安乐街居委会主任。“当时我心情很复杂,一是打心里高兴,二是怕自己干不好。”周连华说。
“当上居委会主任的第一天,我就给自己定了3条规定。”这三条规定,周连华到现在还记得清清楚楚;“第一条,老百姓需要的事儿,我一定办;第二条,老百姓找我办我办不了的事儿,第一时间向上级反映;第三条,不管自己遇上啥难事,都要笑脸对百姓。”
当了40年居委会主任,这三条规定周连华一直坚持着。“那时候干居委会主任跟现在不一样,都是义务劳动。”周连华说起来,一脸笑容。“我干了20年居委会主任,没拿过工资,家里老人孩子一大堆,全都指望老伴一个人的工资养活。”
“也不光我一个,居委会里所有的同事都没有工资义务劳动。”周连华说,虽然没有工资,但是大家伙的工作积极性非常高,每天早出晚归,还经常熬夜巡逻,从来没有一个人有过一句怨言。
周连华当上居委会第一件事,就是带着街坊邻居们一起修路。“不到一年的时间,我们一共修了7条路。”这7条路的名字,周连华到现在都记得清清楚楚:“五三街、安乐街、狮子口、九曲巷、西栈道、路多里和南城跟。”
周连华发动起居委会的全体居民,老人孩子一人背个筐子,到处捡石头;小伙子就下河摸石头捞沙子。在大家伙的努力下,7条路都修起来了。
修好了路,周连华又开始琢磨干点别的。“那时候大家日子过得苦,很多人吃不饱饭。很多工厂都停工了,百姓都在家闲着没事干,也没钱挣,我就想着给大家找点活干,补贴点家用。”周连华跟居委会的姐妹们又开始在辖区各单位到处募捐,让单位赞助点东西,或者派点活,然后回去分给百姓。
周连华刚做居委会主任的时候,居委会连办公室也没有。“每天出门,居委会的章我就带在身上,路上碰见谁需要办事盖章,我就找个平整点的大石头盖上,把章盖上。”周连华回忆起来哈哈大笑,说这是“现场办公”。
等到后来上级经济部门统一接受管理居委会所属产业,周连华所在的安乐街居委会上交了3600多平米的生产用房,这都是她和居委会的同事、辖区的百姓一砖一瓦建设起来的。
“有人说,你在居委会干了这么多活自己啥也没留下,要是自己单干,早干成大老板了。可是当老板不如干居委会舒坦。”周连华说,她带着居民搞生产不是为了给自己挣钱,是为了给居民解决生活难题,让居民挣钱。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