胜利油田二氧化碳气体
密封性能实验研究获突破
2015年05月13日  来源:齐鲁晚报
【PDF版】
     本报5月12日讯(记者 顾松 通讯员 任厚毅 王卫明) 近日,胜利油田石油工程技术研究院修井完井中心科研人员经过一年多的刻苦攻关,在“二氧化碳气体密封性能实验研究”项目中取得突破。该项目对保障胜利油田二氧化碳驱工业试验的顺利实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据了解,二氧化碳驱是提高低渗透油藏采收率的有效手段之一,在国外已经得到广泛应用,现场采收率可提高7%~20%。国内起步较晚。胜利油田自2008年起在高89-1块开展二氧化碳驱油现场试验,试验区原油增产效果显著,取得明显成效。但是随着深入进行,也暴露出较多亟待解决的问题。主要是注气管柱套压都比较高,气密性不理想,没有专门的气密性结构以及实验设备不能满足二氧化碳气密封试验等。
  中心科研人员自2014年立项“二氧化碳气体密封性能实验研究”展开攻关研究,该项目同时也成为油田重点实验室项目。截至目前,已完成气密封实验设备的加工安装和调试,能实现耐温180℃、耐压45MPa气密封件实验;完成胶筒实验总成的研制加工和气密封实验,能实现耐温180℃、耐压45MPa、适合113-115毫米胶筒完成加压座封和气密验封等实验,以及配合完成橡胶件的气浸耐腐蚀实验;完成二氧化碳气体密封结构装置设计,已具备加工条件。
  该项目早日完成,对于提高油田注气管柱的长期气密性能,实现安全注气,保障胜利油田二氧化碳驱工业试验的顺利实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网友为此稿件打分的平均分是:
齐鲁晚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