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得见蓝天绿水 记得住美丽乡愁
郓城县城乡环卫一体化工作成效初显,让美丽乡村成为现实
2015年05月13日  来源:齐鲁晚报
【PDF版】
  乡村文化墙吸引众人驻足观看。
     文/片 通讯员 李英 魏忠友 记者 崔如坤  
    县级领导包保、县直部门帮包全县22个乡镇(街道)城乡环卫一体化工作;督导组和帮包组每天深入镇村督导、指导、检查;县委书记、县长对后进乡镇街道党委书记约谈;县级新闻媒体每天对落后乡镇曝光并促其整改……3月份以来,郓城县以“5月底前要实现城乡环卫一体化全覆盖,群众满意度达到90分以上”为目标,全面打响城乡环卫一体化攻坚战,让美丽乡村变为现实。


搭建城乡环卫一体化网格
    “我们和保洁公司都是签了合同的,干不好就得挨罚!只有打扫干净,清理及时,才能领全工资。”张营镇小屯村保洁员李俊龙笑着说。每天清晨,他都会和其他4名保洁员准时来到社区,打扫街道,清理垃圾,与此同时,郓城县2087名保洁员都已走上岗位。
  在城乡环卫一体化工作中,郓城县紧紧围绕环境综合整治、设施设备建设配备、长效机制建设、群众满意度四大任务做好城乡环卫一体化工作,初步组建起县直机关帮包乡镇、乡镇干部包村、村干部包片的网格化管理机制,责任到人到户,全天候保洁。
  实行县级领导干部包保乡镇街道责任制后,每位县级领导干部至少每周拿出半天时间现场办公,对所包乡镇街道的城乡环卫一体化工作督导检查。抽选22个县直单位对22个乡镇街道全面帮包,并重点帮包5个村居。为加强督导,郓城县从30多个单位抽调精干人员,成立了7个帮包指导组、4个督导组,每天深入到各乡镇街道,根据存量垃圾治理情况评分、排名公布,媒体曝光督促整改。
  “县交通局拿出10万元帮包郭屯镇,财政局为帮包的5个村粉刷了墙壁,清理‘三堆’,其他帮包单位也纷纷出钱、出力,大大加快了我县的城乡环卫一体化进程。”郓城县委常委、宣传部长王秀忠说。
人人养成习惯才能管长远
    “以前村里到处都是垃圾,大风一刮塑料袋满天飞。现在,垃圾有地方放,有人打扫,有人运走,我们的村子越来越漂亮了,我们也不好意思再乱倒乱扔垃圾了!”张鲁集乡门庄村村民任秀香老人高兴地说。当天,张鲁集乡干部上门给老人送来了垃圾桶,并将门前“三包”公示牌贴在她家墙上。
  城乡环卫一体化为郓城农民解决垃圾“处理难”提供了方便。郓城县因地制宜,在全县22个乡镇(街道)建立了22个垃圾中转站,其中6个已运营,配备垃圾转运车98辆,按照每10户1个垃圾桶的标准,全县配备垃圾桶84986个,垃圾箱1567个。不少乡镇家家户户还配备了手提式小垃圾桶,逐户与群众签订门前“三包”责任书,引导群众养成良好卫生习惯。向全县10万名中小学生发放《致全县中小学师生及家长朋友的一封信》,郓城县组织老干部、老教师、老党员成立“三老”宣传队,号召全县上下共同参与城乡环卫一体化。
  党和政府重视农村环境卫生,让黄集乡金店村老党员景文发很是激动。他说:“现在,老百姓生活富裕了,政府又抓环境卫生,让老百姓的家园更美丽。我们老百姓就应该响应政府号召,养成讲卫生的好习惯!”
优美的环境也是生产力
    春风送暖,驱车行驶在黄河大堤,沿途桃花争妍,蜂蝶飞舞。路边不时闪现的农家乐,红瓦黄墙,标牌齐整。置身其间,如在画中游。“这里不仅自然风景很美,环境卫生也不错,不文明现象少了,垃圾随意丢弃的现象没有了,看来,你们真是下了不少功夫!”日前,在黄集乡马庄村油桃妹家庭农场,来自附近县区的游客王先生竖起大拇指夸赞道。
  在城乡环卫一体化工作进程中,郓城提出了“城乡环卫一体化也是生产力”的口号,将村庄环境清理、国省干道、高速公路及铁路、迎宾线路沿线垃圾清理、景区及沿街商户环境整治作为重点,促景区、带农家乐,提升景区及周边环卫水平,助推旅游及相关产业良性发展。与景区及商户签订了环卫责任书,给商户发放了垃圾桶,对全县乡村54户农户严格按照标准改厕改厨,4处采摘园和2处农家乐达到省级标准。今年以来,郓城景区及农家乐累计接待人员超过10万人(次)。
  大投入换来大回报。截至5月4日,郓城已累计投入7000多万元,建立健全了垃圾“户收、村集、镇运、县处理”的运行机制,让“垃圾围村”现象完全退出了历史舞台,文明新风渗透到了全县每一个角落。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网友为此稿件打分的平均分是:
齐鲁晚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