紧盯关键点,作战合成化,打赢道路交通事故预防攻坚战
惠民“大交管”打造滨州“样板”
2015年05月13日  来源:齐鲁晚报
【PDF版】
  交通事故岗位练兵。
     本报5月12日讯(通讯员 王庆山 记者 王忠才 王文彬) 4月29日,惠民县发生一起交通肇事逃逸案,指挥中心接到报警后,交警、辖区派出所、周围正在巡逻的特巡警等相关警种迅速上路,赶到案发地保护案发现场,快速搜集信息,加大追讨力度,4月30日,案件在多警种协作下破获。这是惠民公安警力互补,合成化作战的一个缩影,打出了滨州公安“大交管”创新工作的“样板间”。
  自4月2日省厅部署开展“对生命安全负责 向交通事故宣战”行动视频会议后,惠民县公安局党委高度重视,立即向分管副县长刘丙海同志作了专题汇报,以交安委的名义制定了具体工作方案。4月30日,县政府召开了成员单位和镇办负责人会议,明确了任务分工和目标要求和完成时限。局党委召开了专题工作部署会,全局自上而下层层进行了贯彻部署,交警、刑警、特巡警、派出所等相关警种迅速上路,协同作战,配合联动,行动取得初步成效。
  按照“横到边,竖到底,不留死角”的原则,惠民公安组织辖区民警对国省道、县乡路重新进行了一次拉网式排查,共排查交通安全隐患11处,其中列为市级整改的5处,县级整改的6处,目前已全部明确了整改单位、整改时限、整改要求和具体责任人,以道交委的名义下发了《隐患排查整改通知书》,确保2015年10月底整改到位。
  以交警为主力军,派出所、特巡警等相关警种配合,重新划分为18个巡逻组,以国省道、县乡路为重点,明确路段分工、任务目标和措施要求;实行网格化管理和联勤联防巡逻机制,做到白天见警车,晚上亮警灯,重点区域、部位24小时不失控;行动中,始终坚持“严”字当头,对“七类重点车辆,七种违法行为”进行严管严处,发现一起,查处一起,当扣则扣,当拘则拘;坚持每周两次夜查行动,在酒驾等严重交通违法查处工作中由城市向农村偏远地区延伸,共开展集中夜查行动14次,实现了交通违法查处无缝隙覆盖。
  组织专人,对派出所列管的5类重点机动车驾驶人进行了初步摸排,这类驾驶人为1622人。目前,惠民公安已根据高危驾驶人单位,住址情况初步进行了划分,先将这部分人纳入派出所列管,逐步完善机制,规范管理到位。强化智能交通系统建设,进一步完善农村公路平交路口标志标线、黄闪灯、信号灯建设,强化农村校车隐患排查整治。
  惠民县公安局全警动员、全力以赴,确保各项工作措施落到实处,真正把交通事故降下来,给群众满意的答卷。
 相关链接 
惠民多警联动,“五字”齐抓共管
  惠民县公安局面对新形势,开拓创新,狠抓交通安全管理工作不放松,对各警种实施综合考核,有效整合警力,初步形成了多警联动、密切配合,优势互补,齐抓共管的“大交管”格局,推动了各项交通安全管理工作的全面开展。
  实行路面管控联动,突出一个“严”字。县局党委出台了《严厉整治严重交通违法行为集中行动实施方案》,分管副局长可以调动治安、刑侦、派出所等部门的警力,联合行动、重拳出击、铁腕整治酒后驾驶、无牌无证等严重交通违法行为。
  实行事故处理联动,突出一个“快”字。县局党委出台了《惠民县公安局交通事故处理联动机制》,接到交通事故报警,指挥中心立即指令事故科、派出所、交警中队按照就近原则先期处警,保护现场,疏导交通,救助伤员,控制肇事者。对于肇事逃逸案件,立即布置警力围追堵截。
  实行宣传联动,突出一个“广”字。县政府专门下发了《惠民县交通安全宣传教育工程实施意见》,将交通安全宣传纳入全县普法教育整体规划,县局也将交通安全宣传纳入综合考核。深入开展“文明交通行动计划”活动,与电视台、报刊、网络等各类媒体密切协作,开辟专门栏目,拓展宣传阵地。
  实行车管贴心服务,突出一个“亮”字。投资60余万元,对车管大厅进行了改造,对大厅布局结构、颜色氛围精心设计,配置了背景音乐、叫号机等装备;制定了业务规范,统一了办事流程;实行了导办服务、一站式服务和敞开式低柜台办公;聘请礼仪专家对窗口民警的言行举止、服务细节进行了强化培训,为办事群众创造了温馨的环境,提供了贴心的服务。
  实行监控统一建设,突出一个“高”字。投资1600万元建设“平安惠民”监控系统,坚持高起点定位、高标准规划、高规格施工。整个系统建设以城区为主,辐射全县,加快建设进度,尽快用于实战,达到有效打击违法犯罪分子、整治全县交通秩序的目的,为维护全县社会治安秩序稳定发挥应有作用。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网友为此稿件打分的平均分是:
齐鲁晚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