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职被要求办卡出售给不法分子
2015年05月13日  来源:齐鲁晚报
【PDF版】
     本报5月12日讯(通讯员 李霞 记者 王忠才) 近年来,不法分子之所以肆无忌惮地接收、转移、分流、套取赃款,很大原因在于其手中持有大量非法收购的银行卡。这些账户可以有效隐瞒自身真实身份,达到反侦查和逃避打击的目的。近日,滨州市公安局开发区分局经侦大队民警在办案时发现,存在虚假职介公司骗取求职者多张银行卡后,向不法分子出售用于犯罪活动的新型犯罪手段。
  2015年2月份,王某在职业中介公司应聘工作时,工作人员以免去中介费为由,将其带到开发区辖区四家银行网点,按要求以其身份办理了四张银行卡并交给该中介公司工作人员。4月,事主发现四张银行卡已被该中介公司出售,被外地不法分子做为诈骗他人7万余元的收款账户。
  当前,一些虚假职业中介公司利用求职者急于求成的心理,巧编各种理由唆使求职者办理大量银行卡,并将骗取的银行卡通过面交、网络等方式向不法分子出售牟利。虽然貌似手段简单,但却构成了诸多经济犯罪的源头,危害具有“蝴蝶效应”。
  与此同时,中介机构的经营现状良莠不齐,甚至出现为不法分子作案提供帮助的虚假公司,也暴露出中介机构的管理存在漏洞。鉴于此类犯罪手段极具危害性,建议求职者在通过中介机构求职时加强防范心理,有意识地保护个人重要信息,不要盲目按中介要求办理大量银行卡,更不要为贪图小利向中介售卖自己的银行卡。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网友为此稿件打分的平均分是:
齐鲁晚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