刊前絮语
珍贵的回忆
2015年05月14日  来源:齐鲁晚报
【PDF版】
     □徐静
  
  在湖面中,一颗小石子会荡起一串串涟漪;同样,一篇文章也会触动许多人记忆的闸门。《在山东剧院看话剧》(4月28日刊登于《齐鲁晚报》)也许就是这么一颗石子,它一下子让93岁的周正老人回到了当年创建山东剧院的那段激情岁月。从他一触而发到潮水般汹涌而来的回忆可看出,只因这座剧院的建设和发展凝聚了他无数的激情与心血。
  虽然许多次到山东剧院观看演出,陶醉于各种高水平演出的艺术享受中,但一直不知道她的建筑背景,更不知道她曾经历过那么多故事。原来这座省城家喻户晓的剧院始建于62年前的1953年。然而,60多年前的昨天,在亲历者周正老人的心底,真的就如同昨天发生的事情。“那时我几乎每天泡在工地上,随时关注工程进展,解决工程中随时可能出现的问题。这个项目,无论是建筑队伍,还是建筑用料,都是选用最好的,精心施工,创出了一流”。《筹建山东剧院的日日夜夜》一文中,许多当时工作的细节打动了我:为了控制成本,青年职工一个人去天津把几十斤重的水泵乘火车背回来;为了挑灯夜战,把省京剧团的灯光设备都调来照明;为了邀请名角,时任省文化事业管理局局长的王统照自掏腰包,在汇泉楼饭店请周信芳“一鱼两吃”……那个岁月蒸蒸日上的工作热情与无私奉献,让现在的我们看了也会热血澎湃。
  有关“山东剧院”四个字的题字也有一个小插曲。当时为了请谁来题写牌匾,各方意见不一。要知道汉字在东方建筑里扮演着不可忽视的角色,有人说,山海关这座城堡关隘要是少掉“天下第一关”这几个大字正书,也就失去了气壮山河的雄强气派。汉字书写在东方建筑群里像一种品题,对整个建筑有画龙点睛之妙。从照片中可以看出,“山东剧院”四个大字与剧院鲜明的大屋檐民族风格交相辉映,很是协调,据说这四个字是从鲁迅日记的手稿中反复搭配、组合、挑选而出的。
  庚款留美首位博士王长平的其人其事“人文齐鲁”曾有多次报道,如今王长平之孙王启运先生又为我们写来《王长平、王长泰兄弟在抗日岁月中》一文。王长平兄弟三人,他在家中行二,其弟名王长泰。王长泰亦曾留学美国,且为中国早期电影事业的开拓者,1920年王长泰曾与留美同学广东人关文清在江苏南通创办过电影公司。在南京师范学堂拍摄中国第一部纪录片《全国师范校长培训班》,拍成后在全国各地放映,旨在宣传和促进国内师范教育,可谓与二哥王长平所讲授的教育学一唱一和。而事实上,兄弟二人在抗战岁月中同样为了抗日奔走呼号,捐款捐粮。他们虽然无党无派、无枪无炮,然出于国家兴亡、匹夫有责的民族大义,或呐喊、或资助、或捐献……为抗战的胜利作出了自己的贡献。
  老人们的回忆,都是无比珍贵的历史记忆。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网友为此稿件打分的平均分是:
齐鲁晚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