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博物馆:
乡村记忆的承载者
2015年05月19日 来源:
齐鲁晚报
【PDF版】
本报5月18日讯(见习记者 高寒 于悦) 对于此次博物馆地图中出现的20多个乡村博物馆,济南市文物局局长于茸表示,目前博物馆早已摆脱了简单的物品陈列的模式。而这些形态各异的博物馆,将成为维系村民情感,传递村庄文化的纽带。
“人们说到博物馆,首先想起的就是类似于军事博物馆、历史博物馆这种进行物品陈列的场所。”于茸解释,现今博物馆的外延早已扩大,小到一座古建筑,大到一座山头,只要有其保护、展示的价值,均可称为博物馆。而上文中提到的岳阳村古楼,就是杜氏家族在建筑工艺、历史发展方面的展示,本身就是一件展品。
坐落于济南周边的这些乡村博物馆,或是以古建筑为载体,或是以老物件为媒介,尽力将每个村落中最精华的历史展现给人们。这些乡村博物馆大多位于文化遗产和传统乡土建筑富集、保存基础条件较好、文化底蕴深厚的乡村和社区。在建设过程中,这些乡村大多因地制宜,不建设新的场馆,尊重和保持农村文化的现状。充分利用当地现有的设施,实现对文化遗产的整体性和真实性保护。
提到这些乡村博物馆的作用,于茸认为,这主要在于保护乡村文化。“一方面有人确实收藏了一些珍贵文物,乡村博物馆可以提供一个展示的平台。另一方面,有些器物现在看起来可能不算什么文物,但如果破坏掉确实可惜,所以就抢先保护。”随着城市化进程加快,大量乡土传统文化遭受破坏,甚至面临消亡。在此过程中,许多尚未列入文物保护单位的传统建筑、民居、街巷、祠堂、园林等被毁坏,造成了无可挽回的损失,这种巨大的文化损失是无法弥补的。
于茸表示,在保护这些乡村文化的同时,对于一些具有旅游价值的区域将积极进行开发。“曾经有国外客人点名要去位于章丘龙山的城子崖遗址,而那里只是一片麦田。还有很多文物是国外游览者点名后,我们才发现的。”于茸介绍,例如朱家裕内的一些博物馆,将提升景区的文化气息,而一些距离景区较远的博物馆,则可以耐心等待,通过宣传来慢慢培养名气。
“文化这个东西,很多时候只能在时间流逝中浸润。”于茸说。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