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作为而治”该收场了
2015年05月21日  来源:齐鲁晚报
【PDF版】
     □张九龙

  “真不好意思,这事不归我们管,想帮忙却帮不上啊”,“这事要找我们上级部门才能解决”,“领导开会去了,改天再来吧”,“这事,你到属地去办吧”……相信不少市民在平日办事时,都遇到过这样的言论。
  笑脸迎、态度好,可一遇到难题,要么推给别的部门,要么搬出条条框框,总之就是管不了。“办不办对我无所谓,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索性别多操闲心了。”这是“软钉子”背后的潜台词。说到底,“软钉子”的存在,是个别官员的懒政思维作祟。
  基层,是改革的末梢,更是改革的前沿。然而,济南个别基层官员心存懈怠,无意动真格的。权力晒出来得受制约,责任亮出来徒增压力;干事创业会得罪既得利益者,事不关己就保得住顶上乌纱。“踢皮球”、“拖字诀”、“打太极”,“无作为而治”成了个别官员津津乐道的为官之道。究其根源,还是对群众没有感情。
  “善治必达情,达情必近人”。心系群众,为民造福,把群众当亲人,群众才能把你当亲人。每个公职人员也是普通市民,在生活中同样需要与行政部门打交道。面对“我妈是我妈”的证明题,面对跑三趟找不着主管人员的迷魂阵,面对一件小事盖七个章的马拉松,任凭谁也淡定不了。
  解放思想的头脑风暴要从摒弃懒政思维做起。行政效率是一个城市的软环境,这一点,济南与先进城市还有不小差距。简政放权不是权力清单的简单发布,也不是审批程序的简单合并。在招商引资中,为企业提供订单式服务,多点雷厉风行,少点磨磨蹭蹭;在对民服务中,多些一站式大厅和一次性办结,让市民少跑几趟腿,少费几次嘴。这样,城市的美誉度和市民的满意度才能提高。
  解放思想的头脑风暴要从鼓舞敢破敢立的勇气做起。没有规矩不成方圆,但是条条框框也得符合常理和人情。开个证明陷入无从破解的怪圈,办个手续掉进没人该管的空当,病人被担架抬着到办事窗口,打个疫苗排几个小时的队……多点智慧多上点心,填补制度漏洞,创新方式流程,这样城市运行才能更有活力。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网友为此稿件打分的平均分是:
齐鲁晚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