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缝对接 厚“贷”小微
2015年05月21日  来源:齐鲁晚报
【PDF版】
     在山东省武城县奥绒服装有限公司的生产车间里,到处一片忙碌的景象,工人都在加紧生产、加工服装,忙得不亦乐乎。
  “限时办贷真是‘及时雨’啊,帮我们解决了大难题。”见到笔者,公司总经理张文廷言语间尽是感激。
  山东奥绒服装有限公司是一家多元化、综合性的服装加工制造企业,公司除生产各类服装之外,还可生产各种保暖材料品种齐全、纯棉制品和特种化纤产品,是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后勤部被装定点生产企业,公安部、铁道部、武警服装定点生产企业。由于公司的生产经营需要大量流动资金,张文廷多方奔波终于在县农信社看到了希望,经过企业评级授信等相关手续一次性为其发放了600万元的贷款,解决了其资金困难。
  随着贷款到期日的临近,新的问题出现了,据了解,在新贷款未发放之前,产生了一定的贷款“空档期”,很多企业都需要“过桥资金”,企业多通过民间借贷来应急,而民间借贷的高额利息让企业的负担相应加重。张文廷算了笔账,如果在贷款“空档期”向民间借贷融资,月利息一般在2%左右,融资金额100万元来算,30天将产生2万元利息,融资600万元则是12万元的利息。
  山东奥绒服装有限公司面临的难题并未个例,武城县民营经济发达,全县共有中小企业198家、个体工商户382户,随着经济下行的压力,中小企业利润锐减,甚至部门企业出现经营困难,在这种情况下,贷款审批发放的速度不仅影响企业的融资成本,甚至关系到企业的持续经营。为切实解决中小企业的融资难题,在多方调研和充分论证的基础上,武城农信社创新信贷管理模式,推出无缝隙限时贷款,采取续贷提前审查,设立循环贷款的方式,基本实现了新老贷款无缝对接。
  据农信社工作人员介绍,该制度明确规定了从贷款受理、贷前调查、审查审批、批复等环节设置了不同的办结时限,将贷款时间缩短为原来的一半。对收回再贷贷款,采取提前考察、提前办理手续、提前审批,将贷款审批各个环节由事后转变为事前,确保贷款收回后次日即可发放,较之前节约时间约30天。“限时办结”与“无缝隙对接”服务的推出,将信贷业务从后台移向前台,公开贷款受理流程、利率定价,做到业务受理有窗口、跟踪服务有责任人、审查审批有时限,全程实现“阳光信贷”。此外,该农信社还将深入挖掘现有客户的信贷需求潜力与营销新客户相结合,优化贷款流程,提高服务效率,切实满足中小企业信贷需求。
  作为支持地方经济发展的主力军,武城县农信社坚定服务小微企业的市场定位,结合地方经济发展实际,从服务平台的搭建、业务流程的优化、产品服务的创新各个层面着手,积极开展小微企业金融服务创新。截至目前,武城农信社贷款余额30.9亿元,其中中小企业贷款15.9亿元,其中“无缝隙”贷款客户占企业客户总数比例达85%,有利支持了地方经济发展。
     (武城联社 孙灵芝)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网友为此稿件打分的平均分是:
齐鲁晚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