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江东去》中演绎民国励志青年
于越拍史诗剧“圆梦”
2015年05月22日  来源:齐鲁晚报
【PDF版】
     本报记者 邱祎      
  由胡玫执导的革命题材电视剧《大江东去》正在央视八套热播,济南姑娘于越在剧中性格张扬、命运坎坷却勇于追求新生活的上海新女性英子。近日在接受本报记者专访时,于越坦言,在剧中出演的英子年龄跨度30多岁,为她吃尽了苦头,不过获得胡玫导演和观众的认可,吃多少苦都值得。
  在《大江东去》里,于越饰演的英子从一个棚户区叛逆少女成长为有着坚定信仰的共产党员,其间经历了与三个男人的复杂情感及来自社会变革的种种磨炼。为了驾驭这个复杂多变的角色,于越可谓吃尽苦头。据她介绍,为了拍摄一场在黑工厂里生孩子的戏,自己曾在一个堆满黑棉絮的小黑屋里呆了好几天,拍一会儿,嘴巴、鼻子里就被黑黑的棉絮塞满了,只能用力咳出来继续拍,直到这场戏拍到自己觉得无可挑剔为止。
  “当时见完导演,剧本看到20集时,我真的疯了。剧中英子从一个爱慕虚荣、虚情假意,经过一系列磨炼,成长为一个有内涵、有文化,有着“国家兴亡,匹夫有责”爱国情怀的共产党员,这个角色的起承转合、变化太丰满了。”于越称,英子这个角色30年的年龄跨度也对她构成巨大挑战,“从青年到老年的心理状态,从虚荣爱美的小女人到沉稳干练的革命者,演出的整个过程是很虐人的。”
  于越告诉记者,为了拍这部戏,她摔断了腿,整个半月板都断了,但她还是忍着疼痛坚持拍完所有的戏才去医院接受治疗,从没有想过放弃。谈到和导演胡玫的合作,于越表示,《大江东去》格局宏大,肩负着崇高的使命感和文化责任,要真实展现人性的选择和情感的力量。胡玫对演员的要求很高,让她学到了很多东西,也满足了她一直想拍史诗剧的愿望。“接下来我想尝试古装戏。我不排斥任何主题的作品,尤其是有挑战性和话题性的,毕竟演员不能只活在自己的世界里,观众喜欢我就高兴。”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网友为此稿件打分的平均分是:
齐鲁晚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