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情“聊天服务”报纸直接送到家
发行员杨庆华十几年如一日奔跑在送报的路上
2015年05月22日  来源:齐鲁晚报
【PDF版】
     本报记者 于飞 实习生 贾晓艺

  牟平高新区发行站的发行员杨庆华,今年已经50岁了,从2001年开始做发行员,到现在已有14个年头了。发行站站长孙金丽这样评价她:协调、组织能力强,是个灵活人。
遇到恶劣天气 首先护着报纸
  十几年的工作经验让杨庆华工作起来面面俱到、信手拈来,她最大的体会:就是一定要服务到位,让客户舒心,给客户贴心的服务。
  “报纸每天都得按时送到,一时一刻都不能耽误。”做了这么多年的发行员,杨庆华最害怕的是下雨天。她说,下雨的时候,报纸很容易淋湿,路上都要好好护着报纸,可是难免有弄湿的时候,而且大多数订户的报箱都在室外,报纸投到报箱后,雨水很容易进去,她就会自带塑料袋,报纸投递到客户的报箱里后,再用塑料袋把报箱给罩起来,有的订户看到塑料袋后就明白她的用意,会把塑料袋再放回到报箱里去,等着下次用。
  “有时候送报时突然下雨了,有的关系不错的订户,看见下雨了,会给件雨衣,当着客户的面,雨衣是穿在身上的,离开客户的视线,就赶紧把雨衣脱下来盖到报纸上。”杨庆华说。
  杨庆华说,冬天下雪的时候,天冷路滑,发行员们就得就得早点出门。路上走得慢,订户的报纸还没有送到,电动车就没有电了,就只能蹬着沉重的电动车走,甚至是推着电动车走,大冷天也能热出一身汗。不过相比下雨天,杨庆华说,自己还是比较能接受下雪天,起码报纸不会湿,这点让她觉得很安慰。
  “遇到恶劣天气,我们都会早点起,但是有的报纸还是会送得晚些,很希望能得到订户的理解。”杨庆华说,十余年的工作让她习惯了每天的忙碌,每天早晨4点多就到站,6点就把报纸送到订户手中。
  杨庆华工作很是认真勤恳,去年和前年的业绩都遥遥领先,被单位评为“全能客户经理”。她说:“天天这么跑我也习惯了,我也喜欢这种工作,天天锻炼,连减肥药都省了。”
杨姐的经验:  嘴要甜腿要勤
  杨庆华性格比较开朗,擅长与人打交道。在工作中,她发现爱与别人打招呼能让更多人记住《齐鲁晚报》。所以在小区里,不管是不是《齐鲁晚报》的订户,只要碰见了都会热情地上前打招呼。到了节假日,她也会主动到订户家里去问候,快到年关了,她也会去给订户拜年,“基本都是挨家挨户走,平时多上门去走走,不能光等着到了订报的时候才去找人家。”她说。
  多年与订户打交道的经历,让杨庆华也总结出来一套经验。她说,遇到跟自己年纪差不多的订户,就跟人家聊聊孩子,遇到年纪大一些的订户,就聊聊天气,谈谈健康养生之类的。在工作中,有很多老客户认识了杨庆华,也都爱找她聊天。
  “有时候去订报,看见订户的年纪比较大了,就直接把报箱订在客户的家门口,都不用订户自己要求,不管是几楼,直接将报纸送上来。”杨庆华说,有的订户会要求将报纸直接送到家门口,她都会满足。
  “我每天多爬点楼,订户就少受点累。”杨庆华说。她说,有一个老订户,只要在家听见动静,知道她来送报纸了,都会打开门,亲自接过报纸,然后跟她说谢谢,杨庆华说,能得到订户的理解和肯定,她觉得非常欣慰。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网友为此稿件打分的平均分是:
齐鲁晚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