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倍为啥不读《波茨坦公告》
2015年05月23日  来源:齐鲁晚报
【PDF版】
     日本首相安倍晋三5月20日在朝野党首辩论上回答共产党委员长志位和夫的提问时称,“没有详细读过”1945年日本政府接受的《波茨坦公告》。安倍的这番答复在很多人看来匪夷所思。一个二战战败国的首脑,公然宣称自己没读过当年作为战争结束前提条件的公告,这不明摆着是赖账吗?事实上,不仅安倍,在不少日本人看来,《波茨坦公告》打从一开始就没被日本完全接受过。
  这里所说的“不少日本人”,不仅包括冥顽不化的日本右翼,甚至包括日本左派。区别在于,左派认为,正因当初反省不深刻,如今才需要重新认识——战后进步史学家井上清(论证过钓鱼岛属于中国的那位)在《天皇的战争责任》一书中总结说:“日本投降实际上是以天皇为首的上层在人民不知情的情况下同美国进行的一场交易。”既然是“交易”,那当然就不是《波茨坦公告》中所说的无条件投降。日本人为什么会产生这样一种认识呢?这就需要讲讲日美当年的交易是怎么做的。
  1945年7月《波茨坦公告》发布后,自知再打下去没戏的昭和天皇立刻召集了御前会议进行讨论。当时就有与会者提出,《波茨坦公告》虽然严厉,但不是没有缝子可钻,原因是想当世界老大的美国人总是喜欢在与盟国签个“公约”后,自己再重新牵头搞次“私会”将其覆盖掉。一战后,日本就吃过美国的亏。巴黎和会上,日本虽然巧取豪夺拿到了所谓的“山东权益”,但在稍后美国牵头的华盛顿会议上,却又怎么吃的怎么吐了出来。日本因此判断,《波茨坦公告》并非“终局”,与美国私下谈判定下的价码才是。认识到这一点后,天皇立刻指派“御弟”高松宫大佐全权负责与美媾和事宜。利用瑞士的中立国身份,美日驻该国的大使经常私下进行密会,就投降条件问题讨价还价。两国到底谈了什么不得而知,但可以肯定的是,在罗斯福死后,美国政府内部要求对日彻底清算的声音已经大不如前,以副国务卿、原驻日大使格鲁为首的“日本帮”迅速得势,再加上对于战后世界局势的预判,一般研究者都认为,日美此时一定达成了某种密约,直到8月12日,日本得到美国通过瑞士渠道发出的同意答复后,天皇才在8月15日做了广播讲话,宣布投降。
  细读天皇的投降书,你也能隐约猜出“日美密约”存在可能性,这篇《终战诏书》中通篇不见投降二字,只称“终战”,命令军队放下武器也被美化为“为保全国体停止战斗”。按说这些用词都是不符合《波茨坦公告》勒令日本无条件投降精神的,但急于停止战争的美方最终接受了这次暧昧的投降。更有甚者,在1945年9月2日投降签字仪式上,由美方准备的文件中干脆删掉了“日本无条件投降”字样,只有日本武装力量缴械投降的规定。面对美国这一明显违反《波茨坦公告》精神的做法,其他盟国选择了默许,毕竟实力决定了发言权。
  一般认为,与猜测中的日美密约最接近的文本,很可能是1951年美国率48个战胜国(不含中国)与日本签订的《旧金山和约》。在这份至今不被中国政府承认的和约中,日本战时所期望的“私会”达成了。明晰了这段历史,你就会明白安倍为啥不把《波茨坦公告》当回事儿,其实早在70年前终战的那一刻起,日本已经将它当成了一张不必当真的废纸。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网友为此稿件打分的平均分是:
齐鲁晚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