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决了看病难 又盯上养老难
微山岛“最美乡医”张波为残疾人、老人建照料中心
2015年05月29日 来源:
齐鲁晚报
【PDF版】
在微山岛上做了20年乡医的张波,改变了岛上居民看病难看病贵的困境。最近,他又坐不住了,将卫生室的二、三楼改成日间照料中心,为残疾人、老人提供服务。岛内岛外的残疾人、老人只要想来,张波管接管送还管饭,一分钱不收。
张波的雄心不止于此。他谋划着在岛上开起养老院,把岛民养老难的问题再管起来。
本报记者 孟杰 李倩
通讯员 孟庆楠 房志春
“咱家里啥都有
还去外头干啥”
28日上午,在张波日间照料中心的康复活动室内,80岁的李影正在操作上肢伸展仪。老人来自微山岛谢楼庄,因为胯骨摔断过,还得过脑血栓,左胳膊伸展不开,左腿也比右腿短一截。一个多月前,张波把他接到了日间照料中心,借助器材进行康复训练。
“都一个月了,天天有人接送,我就天天来,现在左手都能慢慢伸开了。”提起张波的日间照料中心,李影满心欢喜。“老伴不在了,儿女也不在身边,天天到这来,就跟在家里一样。”老人说,在这儿不仅身体见好,一个人闷在家里的失落感也没了。
因为患上脑梗,3个月前,姚梁安还在县医院躺着,但听说张波这里也能做康复,老人就回来“赖”着不走了。刚到照料中心时,姚梁安连站起来都成问题,但训练了三个月后,他已能拄着拐杖从家里独自走上一里路来做康复了。
“这里的东西跟医院都是一样的,不要钱还管饭。咱家里啥都有,还去岛外头干啥?”说到动情处,老人激动地流下了泪水。
投入26万元
都是自己担的
除了康复活动室,日间照料中心还设有日间照料室、餐厅、图书室和汗蒸房等。建起这个照料中心,张波算了算,已经投进去26万元,大部分都是他自筹的。好在微山县残联对他的做法很支持,为他免费提供了9万多元的康复器械、残疾人电梯等。
接来了人,还得有人照顾。张波专门雇了两个退休在家的亲戚,帮他接送老人、做做午饭。“雇自己人,就不用开那么高的工资了。”张波开玩笑地说,在用人方面,他有自己的小算盘。
为了维持运营,汗蒸房也对普通居民收费开放。不过,有一条张波很坚持,就是决不对残疾人和低保户收费。
据介绍,再过一个月,微山县残联就会对张波日间照料中心进行补贴,标准是一个床位每年2000元。“照料中心现在一共有32个床位,暂时可以满足老人们的需求。”张波说。
计划建
无围墙的养老院
目前,固定到张波日间照料中心做训练的残疾人、老人有20多位。不过,在张波计划中,日间照料中心只是一个过渡,养老院才是他一直以来的梦想。
因为岛上的年轻人大多外出务工,留守老人相对较多。以张波自家为例,他们兄弟姊妹就张波还留在岛上,父母、岳父母、爷爷奶奶都要他照料。
“照顾一个是照顾,两个也是照顾,不如大家都去干事业,家里的老人都由我来照顾。”办养老院的计划,张波谋划了近20年。
岛上环境优美又特殊,张波并不想同城市养老院一样盖大楼,而是计划将岛划为八个片区,各建一所没有围墙的养老院。目前,第一所养老院已经动工。
“养老院的每间房子都是木制的,现在已经完工了22个,年底就能入住了。”张波说,他的目标是让岛上的老人都能多活10年。
“最美乡医”张波 守护万名岛民20年
1995年,从济宁医学院毕业后,21岁的张波没有留在大城市,而是回到老家微山岛,开起了卫生室。20年中,张波守护着岛上1万多名乡亲的健康,也赢得了乡亲们的尊重和支持。
2005年,张波骑着摩托车出诊时发生交通事故,颈椎骨折。乡亲们把他送到城里的医院,才发现他连医药费都付不起。3个月后,出院回家的张波惊讶地发现,乡亲们出钱出力,自发帮他建起了新的卫生室。
如今,在微山岛十几个村子里,张波的卫生室规模最大,就诊人数最多。
2013年1月,本报对张波的事迹进行过报道。经本报推荐,他还被中央电视台评为“全国最受关注乡医”,并受到李克强同志的接见。
本报记者 孟杰 李倩 整理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