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DF版】
应六一儿童节的景儿,借动画片的名儿做一回“标题党”,其实是想聊聊当下两种常见的父母,与两类极端的教育模式。
电视上,赵薇演的“虎妈”为了让闺女上个重点小学,又是挖空心思攀关系又是砸锅卖铁换房子,搞得好好一个家鸡飞狗跳不得安生。与此同时,我身边的一位辣妈,正在带着刚上小学的儿子满世界“见世面”,为此不惜三天两头向学校告假,最新的一条朋友圈,娘俩皮肤晒得黝黑,躺在亚龙湾的沙滩上吹海风喝椰汁,配文也洒脱得很:“快乐至上,与其窝在教室读万卷书,不如开阔视野行万里路。”
现实中,秉持这两种截然相反教育观的家长大有人在:第一种父母主张严格施教,目标直指成功成材,总担心孩子输在起跑线上,事事不甘落人后,时刻紧绷竞争弦,似乎任何一个决定都会关乎孩子一生,总是思虑过度忧心忡忡,故曰“不高兴”;第二种父母主张“放养”,一切顺其自然,开心就好,凡事纵容孩子的选择,美其名曰“保护孩子的天性”,容易偏听偏信一些所谓的新式教育思想,唯西方教育观是从,是为“没头脑”。
“不高兴”式的父母,视教育为一场寸土必争硝烟弥漫的战争;而“没头脑”式的父母,则干脆把教育变成了一门行为艺术。不客气讲,两种教育方式看似方法各异,却是殊途同归——都在努力把孩子培养成“废人”。
人生在世,所追求的到底是什么?蜚声全球的哈佛“幸福公开课”导师沙哈尔博士坚定地认为:幸福感是衡量人生成功与否的唯一标准,是所有目标的最终目标。因此,教育的终极目的,是赋予孩子幸福的能力,让他们能够富足、快乐、自由、独立的生活。
不幸的是,上面这两类父母,都是在以爱的名义,剥夺孩子获取幸福的能力。
第一种父母,过分看重竞争这件事本身,错误地认为实现目标就是幸福,扼杀了孩子自由飞扬的个性和独立思考的能力,导致孩子终生盲目的追赶,而不会停下脚步感受。在一次演讲中,新东方董事长俞敏洪说道,他发现国内大量的孩子其实没有获取幸福的能力,很重要的原因是父母过分关照,并把关注点只放在孩子的学习上,其他方面的兴趣都被晾在了一边,“很多人在得到了好的教育之后,恰恰没有沿着这个道路去追求好的生活,包括好的爱情和家庭,却要把自己的未来投入新的学位和职位,造成了对现实生命的践踏”。
而相比之下第二种父母更危险,他们受西方教育思潮影响,打着唯天性论的旗号,用不接地气的观念,培养着与社会格格不入的孩子。却忽略了,人只有在自律的前提下,才会获得真正的自由,这一点东西方社会概莫能外。从小不遵守社会基本礼法和行为准则的孩子,长大后会处处碰壁,举步维艰,变得没有自由可言。因为他们不可能很好地融入社会,也就很难实现个人价值,获得来自外界和自我的双重认同,从而为人生埋下痛苦的根源。
有人说,教育,拼的是父母的人生功底,拼的是父母的人生观和处世态度——深以为然!孩子是一张白纸,他们对世界的第一印象来自于父母。如果父母的意识都是混乱的,对人生、对教育缺乏持久深入的理解,难免会在白纸上画下残缺不全错漏百出的人生地图,又怎能保证孩子不迷失方向呢?
在教育这件事上,有些传统是不能颠覆的,有些规则是一定要遵守的——
书是一定是要好好读的,龙应台说,“孩子,我要求你读书用功,不是因为我要你跟别人比成绩,而是因为,我希望你将来会拥有选择的权利,而不是被迫谋生”;孝是一定要尽的,在一声声稚嫩的“爷爷好奶奶好”的嘘寒问暖中,建立起长幼尊卑的意识,这是一切个人修养和道德品行的前提;个人仪表是一定要注重的,玩起来可以满身泥巴肆无忌惮,但在日常场合,一定要衣帽整洁举止得体,这是尊重别人,也是尊重自己的表现……
至于那些不涉及原则性的生活习惯和无伤大雅的行为,大而化之也无妨,例如多吃一点零食,少报一个早教班,甚至上不上重点学校,无须过分纠结和紧张,最好的教育,是生活的教育,是父母身体力行的示范。想要培养出阳光向上的孩子,家长须先抖落身上的浮躁气,不玩什么模式,不信那些噱头,分清哪些是教育的主干,哪些是枝蔓,哪些时候该出手斧正,哪些情况可顺其自然,既不能简单化,也不能复杂化,更不能情绪化。
或许,一份张弛有度、温暖而有力的爱,才是父母送给孩子最好的人生礼物。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