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执法人员正在查处专车。
本报记者 官文涛 摄(资料片)
截至5月份,济南查处了35辆非法营运的专车。一方面专车因为低廉价格、服务好受到市民欢迎,另一方面交通运输部对于专车带来的新出行模式整体持支持态度,给地方执法带来了困扰,因此查扣专车也一直在争议中进行。一场由互联网+引发的“行业市场、危机”,新旧经济形态碰撞,正在“倒逼”出租车行业改革。
本报见习记者 刘飞跃
“免单”火爆□ 专车司机一天跑了两天活
6月1日,济南和青岛加入到了滴滴快车免15元队伍中。截至当天下午6点,滴滴快车全国总订单为2376566单,其中济南和青岛的总订单量为55982单,济南为20557单,青岛为35425单。同日,滴滴顺风车在北京正式上线,到本月底,滴滴顺风车将登陆包括济南、青岛在内的26个城市。
6月1日上午,记者搭乘滴滴快车去火车站5.2公里共计花费12.1元。由于没有超过15元,所以记者并没有花钱。司机师傅告诉记者,从当天凌晨就有很多市民预约专车,今天早上的订单接都接不过来,这在平时是不敢想象的。
“我今天跑了500多元,在平时也就200元,一天跑了两天的活。”专车司机刘成(化名)告诉记者。6月1日,滴滴快的在北京正式推出了定位于“共享出行”的“滴滴顺风车”。滴滴顺风车事业部总经理黄洁莉透露,仅仅一个多月的时间,顺风车已经在全国招募到了超过100万愿意“共享出行”的爱心车主。据了解,本月内滴滴顺风车将在济南、青岛等国内26个城市上线。
据滴滴顺风车官方预计,一个月内,顺风车订单量将达到10万单,年内将过100万单。艾瑞咨询研究院副院长金乃丽认为,随着汽车共享经济的愈发普及,滴滴顺风车很可能是一个每天产生几百万单,甚至过千万单的海量出行市场,其容量和潜力远大于目前的出租车和专车领域。
查处尴尬□ 若查处市民有情绪,不查的哥不愿意
今年1月济南市客管中心打击非法营运以来,截至5月份,济南客管中心共查扣专车35辆,被查扣的专车均为挂靠在汽车租赁公司的私家车。
虽然济南客管中心一直在打击非法营运,但是与之相伴的是,滴滴快的等打车软件通过巨额补贴最终俘获了市民的心,市民对专车的日渐接受也让地方交通主管部门分外为难。查扣从事非法营运的专车,市民肯定有情绪,如果不查,出租车司机又不愿意。
“在国家未出台关于专车的新政策时,对于专车和私家车我们不会区别对待,只要没有相关的营运手续,按照法律规定,我们就要进行依法查扣。”济南市交通局相关工作人员称,“且现行的交通法律中也没有专车一词,因此,我们眼中没有所谓的专车,只有合法营运和非法营运。”
据记者了解,目前所有专车的数量大约在15000辆上下,其实已经超过了正规出租车的数量,而依靠济南客管中心这种零敲碎打式的执法方式,对于查扣非法营运的市场无异于杯水车薪。
管理纠结□ 在市民需求和市场监管中艰难取舍
虽然“专车”一词在法律上没有明确界定,正是上述原因,对于专车这种新生事物,目前交通主管部门已经由开始的完全抵触到现在更多地思考专车如何纳入监管,如何与出租车协调发展,维护出租车市场的稳定。
“而且打车软件公司、汽车租赁公司、劳务公司、司机这四方之间权利义务如何分配,法律尚未有清晰的界定,乘客更不得而知。如果乘客出了事故,各方主体之间可能会出现相互推诿的情况,而坐出租车出了事故就不会出现这样的问题。”山东省政协委员、山东法策律师事务所主任张法水说,从这个角度来说,用法律法规规范专车市场也是必要的。
6月1日,滴滴顺风车正式登陆北京,对于这种搭便车的出行方式,济南一汽车租赁公司负责人告诉记者,如果是拼车,法律上并没有界定,这无疑增加了主管部门的监管难度,更何况国家交通部明确肯定了拼车行为。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