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环滚滚升官街
2015年06月02日 来源:
齐鲁晚报
【PDF版】
□陈建绳
季羡林先生在《病榻杂记——回忆一师附小》一文中,记述了自己从济南南关佛山街叔父家经南门、升官街到南城墙下省立济南一师附小读书的经历:“我一闭眼,仿佛就能看到一个8岁的孩子用一根前面弯成钩的铁条,推着一个铁圈在升官街上从东向西飞跑,耳中仿佛还能听到铁圈在青石板上滚动的声音……”
文中所指升官街位于老济南南城墙下,东起南门里大街(今舜井街南首),西至天地坛街南首,是一条长约百米、宽3米的小街,早年路南有五六家棺材铺。据说棺材的谐音就是升官发财,升官街名由此而来。
升官街路南还有一景,即每年金风送爽、秋虫争鸣时节,店铺前的街道上,有自发形成的蛐蛐儿市,地上摆满小巧精致的陶瓷蛐蛐儿罐儿。笔者上世纪五十年代初在升官街西侧的南城根小学读书时,放学后常与二三“同学少年”来到这里;掀开罐盖儿,看看蛐蛐儿的个头,挑逗一下好斗的蛐蛐儿,听一听蛐蛐儿悦耳的叫声,那真是一种童心雀跃的享受哦!
升官街路北西首有一家门头较宽敞的灯轿幡杠铺,专门从事红白喜事的灯轿、幡杠、席棚、寿衣、棺木、扎彩、鼓乐、车马等事宜。自灯轿幡杠铺往东有一凹进去的半截胡同,内有几处民居院落。著名工笔仕女画大师王凤年就住在这里。王老先生祖籍浙江绍兴,1915年出生于济南,1927年考入山东美术学校,1937年毕业于北平京华美术学院,是时称南张(大千)北徐(燕荪)之徐燕荪先生的得意弟子。王凤年先生著作有《南北两宋画风》《传统工笔人物仕女画技法》等。其画作在日本、东南亚各国及我国港澳台地区享有盛名,被国内外收藏家视为珍品。王凤年先生少年时曾师从山水画家、中共早期领导人瞿秋白同志之父瞿圆初,聘瞿先生为家庭教师。瞿圆初去世后,王凤年先生将恩师的遗作先后捐给常州“瞿秋白烈士纪念馆”和山东省文物管理部门。
关于升官街,最为老街坊津津乐道的还是时任山东巡抚袁世凯为母治丧出殡的故事。光绪二十七年(1901年)袁母刘氏病故,由善于结交权贵的孟洛川担任治丧总管,成员中有颇有心机的候补知县茅慰农等。与巡抚衙门近在咫尺的升官街灯轿幡杠铺、棺材铺全盘操办袁母丧事。由于袁世凯是“庶出”,其母是“偏房”,“嫡出”的袁世凯的大哥认为不能出大殡,不能立神位,袁母的棺椁不能从巡抚院的正大门抬出……一切均须按老祖宗的规矩办。袁世凯在茅慰农的授意下,表示一切照大哥的旨意办理,灵柩不走正大门。至起灵时,仪杖、鼓乐、执事队伍均在大门前列队伺候,亲属、宾客从东辕门走出,在大门前等候灵柩从后门或辕门绕出。突然间,木匠、棚匠从大门后执杉篙、木板、绳套,木桥从正门屋脊上伸出,门外木匠、棚匠里应外合,七手八脚立即搭接架子铺上木板,一座临时天桥倏地搭成。只见袁世凯披麻戴孝在众人簇拥下从桥上缓步走出,十几个身强力壮的杠夫随后小心翼翼地抬着袁母灵柩紧跟下来。门前出席殡葬仪式的官员、亲友见状都目瞪口呆。事后谋划立功的茅慰农当上肥城县官,升官街的殡葬服务商铺的掌柜、工匠受到袁大人的犒赏。袁称帝后任命孟洛川为参政院参政、津浦铁路会办。
城市发展日新月异。1965年南护城河以北建成连接趵突泉、黑虎泉的黑虎泉西路,历史悠久的升官街消失了。然而,发生在老街上的轶闻逸事却没有消失,它久久地积淀在老济南人的记忆里。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