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点保障也多点尊严
2015年06月03日  来源:齐鲁晚报
【PDF版】
     □孟燕

  2日凌晨,笔者采访结束打车回家。司机说自己下午要上班,晚上出来开车挣钱直到天亮,只有上午的时间可以休息会儿。之所以这么“拼”,是因为孩子烫伤住院,不到一个月已经花了7万多,几天就要用一支600多元的进口药膏。
  听到这里,笔者既为这位年轻父亲的拼搏精神感动,也能体会到他的无奈。的确,一支药膏就压得他喘不过气来。而现实生活中,因为意外或重病,而使整个家庭陷入绝望的例子更是不胜枚举。难怪有越来越多的人靠制造“看点”博取注意来筹集救命钱。
  其实,从今年起,居民大病保险统一按医疗费用额度进行补偿,但事实上,这还远远不够,诸如癌症、白血病、血友病等大病,一些疗效好、见效快的进口药,基本不在报销范围内。即便是烧烫伤,也像那位的哥所遭遇的,实际负担仍旧非常重。
  我们常说要让劳动者有尊严,但尊严是需要权利作支撑的,往往就是医疗等刚性的支出,让人不得不放弃类似休息权这样的权利,同时失去的则是尊严。从这个角度来看,医疗保障制度不只关乎健康,多一点投入,或许就能让老百姓活得多一份尊严。(作者为本报济南新闻中心记者)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网友为此稿件打分的平均分是:
齐鲁晚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