叹学校艺术教育之陷落
2015年06月03日  来源:齐鲁晚报
【PDF版】
   □雨茂
  中国人整体艺术修养下降是不争的事实,许多人欣赏不了传统的文学、戏曲、音乐、书法及绘画等艺术品,国人中粗俗暴戾、格调低下的人越来越多了,儒雅谦恭、文质彬彬的人越来越少了。至于为什么会导致目前的情况,虽然见仁见智,但美育的不足甚至缺失是重要的因素之一。
  蔡元培先生曾将欧洲列强强盛的原因归于“科学”和“美术”的发达,除大力倡导科学之外,也不遗余力地推广美育思想。如果考察民国时期大学师生,我们不仅会折服于他们的博学,更佩服他们爱好广泛、格调高雅、生活有情趣。举目所及的花鸟虫鱼、自然山水,日常生活常见的小吃、饮茶、品酒、散步、听戏、请客、谈天、交友等,经他们的生花妙笔,都能敷陈出一篇篇绝世美文,令人禁不住拍案叫绝,这实际都是当时重视美育的结果。民国时期的大学师生大都具有音乐、绘画、表演等方面的专长,不独从事人文社会科学的如此,从事自然科学的也毫不逊色。据汪曾祺回忆,他在西南联大读书时,常在云南大学一个叫“晚翠园”的花园中排演昆曲,许多教授、学生都参与。许宝騄先生虽是数论专家,曲子却唱得极佳。汪先生如此评价他的唱腔:“许先生的曲子唱得很大方,‘刺虎’完全是正旦唱法。他的‘擞’特别好,摇曳生姿而又清清楚楚。”学生中间爱好唱曲的也不少,吴征镒(中科院院士)当时正在西南联大理科研究所攻读研究生,长于唱老生,“他身体好,中气足,能把《弹词》的‘九转货郎儿’一气唱到底,这在专业的演员都办不到。”汪曾祺也是曲社的热心分子,除学唱了几出昆曲外,还酷爱吹笛,这些经历为他以后从事京剧创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新中国成立之初的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同样强调学生的全面发展,但到了改革开放以后,在应试教育体制下,学生的发展开始出现畸轻、畸重现象。具体表现为片面重视课业成绩,极不重视体育与艺术教育。我和伯父都是师范专业的毕业生,他学的是生物,1962年毕业;我学的是文学,1995年毕业。伯父是运动健将,球类、田径都能拿得起来,他还擅长拉二胡、唱京剧,书法也很好;我除了能写几篇文章、唱几首通俗歌曲、秀几下蹩脚的乒乓球技,其他没有一项能与伯父比肩。
  在应试教育体制下,无论音乐还是美术,都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艺术沦为所谓的特长教育,除了少数特长生,绝大多数学生的艺术修养很差。艺术教育面临的也是普及与提高的问题,当普及不够的时候,只能实行“掐尖”教育,随之带来的就是人才选择面小、文化课成绩差的弊端。一些本身并不喜欢音乐、美术或者天赋不够的学生进入大学学习,占用了宝贵的高等教育资源。相反,一些有艺术天分的“草根”却进不了高水平大学深造。艺术教育需要有天赋的学生(长期的练习当然也很重要),但在小学和初中阶段,音乐、美术课极不受重视,许多学生的艺术潜能并不能被发现,极有天赋的学生因此被埋没。如果在义务教育阶段就重视美育,这种情况就能避免。
  每年美术高考的时候,报名参考的人很多(以江苏为例,近三年都在4.5万人以上,2013年接近5万人),但真正热爱美术且有天赋的学生并不多。近年来,我几乎每年参加美术监考,在与考生的交谈中,得知许多考生只是在高中二年级才开始学习绘画,理由都是文化课成绩较差,不得已选择美术(许多音乐考生也是相同的原因报考的)。2013年江苏美术高考“素描”考试模特儿是位身材较丰满的年轻女子,许多考生不是画得像男子,就是年龄画得偏大,与模特儿严重不符。在我监考的60人的考场里,仅有一两名考生画得差强人意,让人对考生的美术功底感到忧虑,即使考进了大学,他们又能有多大的发展空间呢?
  美育以特定时代、特定阶层的审美观念为标准,以形象为手段,以情感为核心,以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为宗旨,是素质教育的重要手段,也是塑造国民性、提升国民修养的必要途径。通过美育,可以让人感知美、欣赏美、创造美,具有美的理想、美的情操、美的品格、美的素养,并让人举止优雅,不至坠入粗俗。韩美林先生曾说,“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不仅要有实力,更重要的是要有魅力,这个魅力就是文化,就是艺术。”因为艺术教育的陷落或者说是美育的不给力,使我们的民族魅力大打折扣。中华民族曾在历史上独领风骚,无论是大气古朴的汉风还是华丽典雅的唐韵都曾风靡世界,这是文化的魅力,更是艺术的魅力。
  (本文作者为江苏师范大学文学院副教授)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网友为此稿件打分的平均分是:
齐鲁晚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